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一百一十四章 野蠻人


  “征討高句麗的幾個唐人將軍都死了?”大賀懷恩聞言一愣:“你們從哪裡聽說到這個消息的?”

  “你還不知道嗎?”那青壯漢子笑道:“李績、薛仁貴、王文佐、契苾何力他們受唐人天子之命,去攻打西北的吐蕃國,結果被吐蕃人打敗了,這幾人都被吐蕃人砍了頭,唐人的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呀!”

  “你們從哪裡聽到這些消息的?”大賀懷恩不禁哭笑不得:“其他幾個尚且不說,李績的確是死了,不過他是在從平壤返回長安的途中病死的,和吐蕃又有什麼關係?他死的時候都已經七十了,而且你們知道二十萬人有多少嗎?唐國的隴右、安西軍鎮全部加起來也沒有二十萬人,怎麼可能一下子有二十萬大軍去征討吐蕃人!”

  青壯漢子們聽到大賀懷恩這番話,不禁面面相覷,顯然他們之前聽到的與大賀懷恩說的相差甚遠,幾分鐘後,那為首的漢子才問道:“敢問一句,郎君是什麼身份?”

  還沒等大賀懷恩說話,一旁的僮僕便搶著接口道:“我家郎君乃是契丹大賀氏的首領,還不趕快見禮!”

  那些青壯漢子聽了,趕忙跪伏在地,當時的契丹部雖然遠不及後世建立遼國,雄踞北方時的強盛,但也是部眾十餘萬,可以拉出上萬騎兵強盛勢力,還得到了大唐的冊封官職,與這些在蠻荒草甸裡討生活的野人小部落無異是天壤之別,加上他們方才說的那些話,若是深究的話,一刀殺了也不冤枉。

  “都起來吧!”大賀懷恩沒有發作,他看了看這些蠻荒漢子夾雜著恐懼和茫然的黝黑麵容,沉聲道:“大唐之強大,非你們能夠想象,莫說是沒有損兵二十萬,即便真的損兵二十萬,也不過是天子一封詔書,徵發一道之兵便可補足!至於你們方才說的李績、薛仁貴、王文佐、契苾何力這幾人,除了李績已經年邁病亡之外,其餘都還活著。你們聽信謠言,妄求富貴,只會白白丟了性命!”

  那些蠻荒漢子連連叩首,求饒不止。大賀懷恩揮了揮手,便帶著部下離去了,走出去沒多遠,親近的僮僕便問道:“郎君,這些傢伙分明是去投奔高句麗餘黨,圖謀不軌的,方才為何不把他們都殺了!”

  “一路上你也都看到了,去投奔逆賊的人那麼多,是殺得完的嗎?”大賀懷恩嘆了口氣:“你也看到這些傢伙了,手中的武器粗陋的很,連這等粗蠻漢子都去投逆,這是人心思亂呀!大唐敗給吐蕃這一仗著實太不是時候了!”

  “人心思亂?”那僮僕摸了摸下巴,他年紀還小還不懂大賀懷恩話中的涵義。在今天的中國人眼裡,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理所當然的事實,但卻忘記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數千年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人民相互交流、相互融合而成的。

  對於一個生活在公元七世紀中葉的東北亞人來說,上一次統治這片土地的中原王朝已經是四百多年前的事情了,漢四郡的歷史早已被人遺忘。對於這些生活森林、沼澤、曠野的人們來說,長安、洛陽、鄴城、晉陽就和今天的中國人對東京、法蘭克福、倫敦、紐約的感覺差不多,而紇升骨城(傳說中高句麗始祖朱蒙建都之處)、丸都城、平壤才是他們心目中的天國下都,拓土千里,征服扶余、百濟、新羅、倭人、靺鞨人的平安好大王是他們心目中的武皇帝,遷都平壤,愛惜民力,修養文藝的長壽王是他們的文皇帝,不屈伏於隋這樣的大國,並三次擊敗隋的百萬大軍入侵的高句麗王高遠是他們的貞皇帝,即便是末代高句麗王和篡奪權力的大莫離支泉蓋蘇文,他們也抵抗了東亞從未有過的強大帝國二十餘年,連唐太宗李世民都不得不從安市城下退兵。

  不錯,唐軍的確已經攻陷了平壤城,高句麗的王室和貴族們也被遷走,但唐軍不可能把所有人都遷走,這些響亮的名字依舊存在於他們的腦子裡。一旦形勢有變,這些原本卑微的人的腦子裡就會閃過一個念頭——為什麼我們不能重新舉起高句麗的旗幟,把這些唐人趕走,重新建立這個曾經統治這片土地近五百年的國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