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荒野


  不久之後,從地平線上爬起的太陽驅散了晨霧,可以清晰的看見遼河兩岸無邊無際的溼地。成百上千的水禽從蘆葦蕩升起,掠過旅人的頭頂。在岸邊的蘆葦蕩裡,到處是雀鳥爭鳴,撥水聲,振翅聲,求偶的鳴叫聲,似乎這些鳥兒也正在進行一場大聚會。

  隨著船隻經過老爺口,河流開始折向東南方向,兩岸也變得平緩起來,也多出不少河岔口來,在這些河岔口覆蓋著如林的燈芯草、蘆葦和各種水生植物,大群的水鳥便棲息於其中,看過去黑鴉鴉的一片,河面上的船也少了許多。

  展現在大賀懷恩眼前的便是這樣的一副蠻荒野地。由於氣候悶熱,這裡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蚊蟲,有的甚至有人的小拇指那麼大,叮起人來,厲害的很,拍死一隻便有滿手的血。

  入夜,大賀懷恩抵達漢爾幹,這在當地土人的話語中是“魚很多的地方”的意思,這是一個河當中的小島,他們即將在這裡過夜。當船剛剛靠岸,成群結隊的土人圍了過來,好奇的打量這這群不速之客,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穿著魚皮鞣製的衣衫,為了避免蚊蟲的叮咬,他們裸露的皮膚上都塗抹著焦油,因此散發出令人作嘔的味道。

  相比起草甸上的遊牧民,這些漁民甚至更加野蠻。每年這個季節他們都會聚集在這裡,打撈河裡的漁獲,晾曬魚乾,這行艱苦而又惡臭,但卻又是厚利可圖,每年的整個夏天,逆流而上的洄游魚群會彙集在河面上,甚至用不著用漁網,用木槳都能打死不少魚,整個島上都滿是漁獲的腥臭味道。

  “為什麼我們要住在這個鬼地方?”僮僕問道:“哪怕是住在船上也好呀,這島上到處都是臭魚味,臭死了!”

  大賀懷恩沒有說話,他笑了笑:“你覺得死魚很臭,其實比起死人來,死魚的味道已經好多了!”

  “死人?”僮僕愣住了:“郎君您這是什麼意思?”

  大賀懷恩指了指遠處:“你看到了嗎?那些星星點點的東西,你知道那是什麼嗎?”

  僮僕順著大賀懷恩的手指看去,只見遠處的閃現著點點亮光,看距離應該是岸上:“不知道,那些是什麼?”

  “那是草原上點明的松明子,是正在趕夜路的人們才用的!”大賀懷恩嘆了口氣:“草原上居然有人趕夜路,這是要亂了呀!”說罷他不待僮僕說話,就向不遠處的集市走去。

  次日天一亮,大賀懷恩就又上了船,繼續向下遊駛去,水面上的船愈來愈少了,兩岸也愈發荒蕪,看不到田舍村莊,只有偶爾看到出沒於河邊蘆葦蕩的遊獵人,他們主要是獵殺水獺等皮毛豐厚的野獸,然後把皮毛賣給販子。即便是僮僕也不再發問,他已經習慣了周圍的蠻荒之地。

  當天晚上,船抵達了烏爾塔,這裡是大唐遼東當地最遠的一座守捉城,經過這裡,下船再往北就是真正的蠻荒之地。說是城,其實只是個周圍只有不到三百步的小石寨,守寨的兵士要麼是從內地流放來的罪人,要麼是給大唐服役的當地番子。雖然大賀懷恩身為大唐松漠都督府的將吏,但依照這裡的軍律,只要天一黑,任何人都不允許進入城內,所以他也只能在城外的村子裡過夜。他們的住處很糟糕,就是那種半地下的泥屋,這些屋子是如此的矮小,以至於要進入甚至必須膝行手爬不可,被當地人稱之為地窩子。

  因為這裡隨時都會遇到其他野蠻人的襲擊,為了避免留給襲擊者所用,所以一旦有敵人出沒的跡象,城裡的守兵就會把外面的所有房屋都毀掉,所以沒人會在這裡花費力氣建造更好的房屋。而住在這些屋子裡的人都是些來歷不明的流浪漢,有失去土地的漢人農民、有被部落驅逐的靺鞨流亡者、有亡國後逃亡的百濟人、高句麗人。

  這裡的所有人都是自己顧自己的,不愛管別人的閒事,沒人種莊稼,因為收穫的時候就有人來搶,他們有的打魚為生,有的是私酒販子,有的會修理武器盔甲,有的會鞣製皮毛,各有一技之長,即便是城裡的守捉使,對他們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