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一百一十二章 離別


  幾分鐘後,李治輕拍了兩下手掌,讓內侍清理地上的碗碟碎片和食物殘渣,然後喝了幾口酪漿,他的怒氣已經平息了下來,身居天位二十年,他早已明白一個道理——切不可任憑情緒控制自己。

  “陛下,劉仁軌已經到了,正在宮外等候!”外間傳來內侍的聲音,夾雜殿外的風雨聲,有點模糊不清。

  “讓他進來吧!”李治放下手中的湯勺:“這麼大的雨,再拿碗酪漿來,給他暖暖身子!”

  ——————————

  “多謝陛下厚恩!”劉仁軌向天子斂衽下拜,然後才接過酪漿,也許是因為大雨的原故,他的臉色青白,花白的鬍鬚黏在滿是皺紋臉頰上,看上去有些老頹。李治笑了笑:“外間雨大天寒,劉卿先用些酪漿,再說事吧!”

  “是!”劉仁軌感激的應了一聲,雖然他方才已經換了外衣,但貼肉的裡衣還是有些溼漉漉,穿在身上涼涼的,很不舒服。他三口兩口將酪漿喝完,身上熱乎了不少,才將碗交給一旁的內侍,沉聲道:“老臣用完了!”

  “好!”李治點了點頭:“寡人打算讓你出任隴州(今天隴縣)刺史,你覺得如何?”

  劉仁軌並沒有立刻回答,他捻著頷下鬍鬚稍一思忖然後答道:“聖上是想要老臣應付蕃賊?”

  “不錯!”李治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聞絃歌而知雅意,與劉卿說話的確省力的很!”

  “不敢!”劉仁軌暗自吐出一口長氣,他原本在政事堂當差,是群相之一,天子讓他外出為隴州刺史,按照唐代的政治常規來說是貶黜到外州,以他這個年紀,估計這輩子也很難再回長安了。但結合唐軍剛剛在大非川大敗於吐蕃,隴右空虛,以及自己過往的履歷,這個時候出任隴州刺史就有另外的意思了。隴州位於今天陝西省寶雞市隴縣,隴山東坡,正好是關中平原的西大門,從關中登隴山,前往河西走廊或者進入河湟谷地都要經此地。顯然,這是天子派出一個自己信任而且有豐富軍事經驗的大臣扼守要點,確保關中無失。而唐初文武不分,邊臣立下大功後入朝拜相,相臣前往邊疆督領邊軍討賊都很正常,如果劉仁軌能夠當好這任隴州刺史,對他未來的政治前途無疑大大有益。

  “劉卿曾經在百濟領過兵,你覺得眼下隴右最要緊的事情是什麼?”李治問道。

  “臣對隴右的情況所知不多,不敢妄言!”劉仁軌說到這裡,話鋒一轉:“不過薛仁貴這次喪師十萬,隴右兵府肯定空虛,微臣以為第一件事情應該做的事撫慰亡孤,減免賦稅勞役,表明朝廷撫卹之心,然後再從內地遷徙戶口,補足缺額,待休養生息之後,方能再談攻戰之事!”

  “嗯!”李治點了點頭:“還有呢?”

  “還有?”劉仁軌聞言一愣,他小心的看了看天子的臉色,暗想他該不會想要馬上就要報復吧?可大非川這一仗隴右唐軍可是傷了元氣,當初薛仁貴把隴右的精兵抽光了還不夠,從河東、關中還抽調了不少才有這十萬人,一下子都賠光了,就算從內地兵府抽調補足了,戰鬥力也是沒法比的。拉這種軍隊和吐蕃人較量,那不是送菜嗎?

  “如果吐蕃乘勝進攻呢?”

  聽到天子不是讓自己立刻反攻,劉仁軌鬆了口氣,笑道:“陛下請放心,隴右兵雖新敗,進取不足,守則有餘,吐蕃人不來則以,來必能破之!”

  “哦?為何這麼說?”李治問道:“我聽說欽陵乃是當世名將,麾下有眾二十餘萬,大非川一戰後,我軍隴右空虛,這難道不是出兵的良機?”

  “陛下有所不知!”劉仁軌笑道:“吐蕃兵制與我大唐不同,一旦出戰則掃地為兵,青壯為前軍,老弱婦孺居後放牧採收,以為軍資。這等軍兵若是野戰還好,畢竟十天半月便決出勝負,若是吐蕃以此攻我隴右,當地歷朝歷代修築的壁壘亭障數不勝數,彼此相望,只需堅壁清野,彼野無所掠,求戰不得,多則數月,少則二三十日,便不戰自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