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九十五章 兩種碑文



 “郭郎君,正是因為天子令我等統領大軍征討,我等才要在出兵前更多準備一些!”阿史那道真道:“吐蕃人的主將欽陵自從領兵以來未嘗一敗,可千萬小看不得!”

 郭待封冷笑道:“左右不過是個蠻子,所謂未嘗一敗,只不過未曾遇到對手罷了,朝廷大軍一到,還不是土崩瓦解?”

 薛仁貴回過頭,冷冷的看著郭待封,北風在他們的耳邊喃喃低語,戰馬跺著馬蹄,輕聲嘶鳴,每個人都能聞到尷尬侷促的味道。

 “郭郎君,蠻子也好,漢人也好,射出的箭都能要人命,有時候蠻子射的還更準些!”薛仁貴整理了一下韁繩。

 郭待封至少還沒有蠢到與薛仁貴直接爭辯,他偏過頭看了看一旁的樹沒有說話。薛仁貴跳下馬,道:“把周圍也挖開,如果這真的是吐蕃人盟誓的現場,那應該有記錄盟約的石板、銅板之類的東西!”

 暮色西垂,無雲的天空轉為淤青色,就好像剛剛捱了打,月亮從山崗下爬起,將慘淡的月光灑在土崗上,這給薛仁貴帶來了一些不好的回憶,他往地上吐了口唾沫,不禁想起自己未曾發跡前做過的某些不體面勾當。

 “怎麼這麼慢?”郭待封道,這時月亮已經爬過了他的肩膀了。

 “現在是冬天,這裡可不是長安,地已經被凍硬了,可不好挖!”阿史那道真冷聲道,方才郭待封的話已經讓他對其的印象變得愈發糟糕了。

 郭待封冷哼了一聲,沒有說話,這時遠處傳來一聲狼嚎,陣陣冷風掠過荒原,他的貂皮披風在背後抖了抖,彷彿有了生命。阿史那道真變得嚴肅起來:“這裡有點不對勁!”

 “是嗎?”郭待封冷笑道:“因為狼嚎嗎?我還以為您對這很熟悉呢!”

 阿史那道真聞言大怒,惡狠狠的盯著郭待封,他出身突厥王族,其姓氏阿史那在突厥語中的本意就是“狼”,薛仁貴暗自嘆了口氣,正想替兩人開解,卻聽到土坑中的士兵發出歡呼聲:“挖到了,挖到了!”

 明亮的月光灑在石板上,可以清晰的看到上面刻滿了字跡,不過不是漢文,薛仁貴咳嗽了一聲:“找個認識吐蕃文字的通譯來,搞清楚這上面寫的什麼!”

 “不用了!”阿史那道真的臉色如死人一般慘白:“這上面是突厥文字!”

 “突厥文字?”薛仁貴吃了一驚:“怎麼會是突厥文字?這難道不是吐蕃人立下的盟誓嗎?”

 “因為立下盟約的一方是突厥人所以這石板上有突厥文字!”阿史那道真低聲道:“石板的另外一面應該有吐蕃文字,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立約的雙方應該一方是吐蕃人,一方是突厥人!”

 薛仁貴將石板翻了過來,果然如阿史那道真說的那樣,這石板的另一面果然刻滿了另外一種不同的文字,叫來通曉吐蕃文字的通譯一看,果然是吐蕃文字,文字的大意是雙方結為同盟,共同對抗唐人的侵犯,如有違背者,天地不容,神靈噬之,在石板的末尾有幾個人的名字,有吐蕃人的,也有突厥人的,突厥人的姓氏都是阿史那,應該突厥人中的貴族。

 “可汗無需多想!”薛仁貴安慰道:“這件事情是真是假還沒有確定,說不定是吐蕃人的離間計。再說即便屬實也沒有什麼,阿史那是突厥中的貴姓,人數多得很,縱然有幾個不識順逆的奸人,也算不了什麼,突厥人對大唐是忠誠的!”

 薛仁貴這番話卻是有來由的,自從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唐滅突厥之後,而大唐採取了籠絡其上層的政策,在接下來的數十年時間裡,突厥人大體上一直都臣服於大唐,唐軍在太宗高宗年間取得大多數軍事勝利中,都有突厥人的功勞。但這種和諧的表面下,也不是沒有逆流的存在。在突厥貴族中,也有對大唐不斷徵召他們東征西討,損失子弟兵馬,而所獲甚少的人,這種心理在著名的闕特勤碑文有著很鮮活的體現,這塊石碑在十九世紀末被俄國學者發現於今蒙古國呼舒柴達木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