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六十九章 隱患


  中大兄皇子笑了起來:“母親未免想的也太遠了?律令較之神命,豈不是好多了?”原來在大化革新之前,大和王國施行的是部民制,即皇室與大小氏族貴族(即別臣、連、伴造、國造、村首)都有自己的部民,部民以村社的形式,向氏族貴族繳納各種租貢、服勞役,而貴族則庇護這些部民,國家無權插手其中。

  不難看出,在部民制下,每個氏族貴族都是個小國王,而天皇與其說是政治領袖,更不如說是宗教領袖,比如齊明天皇第一次登基就是憑藉祈雨成功戰勝其他競爭者而成為國君的。而國家實際執政者是最強者,即擁有最多部民的氏族貴族,倒未必是天皇本人,比如大伴氏、蘇我氏等,這些有力的氏族首領也是天皇家族的直接威脅。

  而大和國家高層權力運行也沒有什麼成文的法則,充斥了血腥和陰謀,即便是號稱“現人神”天皇本人,也時常遭到殺身之禍。

  所以中大兄皇子所實行的大化革新,借鑑朝鮮和隋的制度,廢除了部民制,天皇本人與諸多氏族貴族都不再直接佔有土地和人民,而代之以授予不同位階的官職。一個貴族權力的大小不再由其擁有的人民和土地多少決定,而是由官職的高低。

  天皇作為國家元首的權力大大提高,徹底壓倒了其他氏族貴族,但從另外一個方面,天皇從某種角度上也失去了原先“現世神”的身份,變為天皇國家的一個部件,必須受到律令制的限制,其一族經濟來源由於失去了直接佔有的諸多田莊和人口,實際上是被削弱了,齊明天皇作為一個具有豐富經驗的政治家,敏銳的感覺到了這一點。

  “是呀!”齊明天皇嘆了口氣:“我一個將死之人,的確是不應該想那麼多了!”

  中大兄皇子聽母親語意淒涼,正想勸說兩句,齊明天皇卻嘆道:“外間風大,你扶我進去歇息吧!”

  “是!”中大兄皇子應了一聲,小心的將齊明天皇扶進屋內,又侍候她躺下,待其睡了過去,方才退出屋外,招來一名侍從,沉聲道:“傳令下去,讓列國加緊調運軍糧運往筑紫,來年渡海進攻新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