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六十八章 革新


  “母親,這次唐出兵征討百濟,理由是其阻礙新羅的貢道,但這不過是個藉口罷了。自從大漢覆滅,大陸就再也沒有出現一統天子,直到大隋聖人滅陳,不過也二代即亡,但即便如此,隋依舊三次攻打高句麗。如今大陸諸國又重歸一統,唐人又出兵征討高句麗,可見只要大陸一統,就會四處征討。”

  “你的意思是這次唐人不會以百濟為滿足,還會渡海征討我大和?”

  “嗯!”中大兄皇子點了點頭:“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即便出兵不勝,百濟之民也必然感激我大和,將亡國之民遷回九州島,不但可以壯大國力,還可以壯大皇室一族的實力!”

  “不錯,你考慮的的確十分周全!”齊明天皇嘉許的點了點頭,百濟與當時的倭國關係極為緊密,文化習俗相通,上層有血緣關係,而當時的日本有大片待開發的土地,百濟移民又掌握著高超的生產技術,可以壯大倭國的實力。

  而且當時大和王朝還處於從貴族國家向律令制國家轉型的過程中,天皇一族對其他大貴族並沒有壓倒性的優勢,比如天皇死後,皇位由何人繼承並不是由天皇生前決定,而是由貴族們共同推舉,所以才出現了像齊明天皇這樣以女子之身兩次登基為皇的例子。

  而且當時倭國的天皇往往不是單指天皇本人,皇后、皇太子也往往被認為是擁有相當的權力,屬於皇位的一部分。比如中大兄皇子、聖德太子等人雖然還未曾登基,但實際的執政者卻是他們而非天皇本人。

  在這種情況下,中大兄皇子對百濟的經略就有了一層特殊的用意,因為齊明天皇死後,他未必會成為下一任天皇,很可能失勢,而皇室的失勢者往往會被消滅。而如果對百濟的攻略成功,毫無疑問會給他的繼任加上一塊重要的砝碼。

  “這都是母親平日的教導有方!”中大兄皇帝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