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名號,燕北

 此刻戰事過後,卻是根本無法修養生息,因為更大的戰爭即將到來。

 趙檉抓緊佈置河西局勢,日日操練兵馬,哪怕天冷也不停歇。

 若是稍微鬆懈差池一點,別說什麼將來問鼎天下,女真鐵蹄滾滾而到時,能不能擋住都是未知。

 至於所謂的大同融合,哪裡有容易,想要坐著躺著便融合了,又怎麼可能?

 那是要流血的,要死人的,是要經過歲月檢驗的,是水與火的考驗,是一個痛苦悲愴,卻又充滿希望的過程。

 絕不是個想想就能實現,短時間就會完成的事情,是一個要經過長期的鬥爭,才可能達成目標的經過。

 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不是坐享其成,不是安安平平,那可是鬥爭啊,是要踏血前行,掙扎企盼,才有可能望見曙光的。

 是一個悲壯而又慘烈的洗禮!

 年關將近,這一年註定回不到西寧州了,只能在興慶府度過。

 趙檉大日殿內觀看書信,嘴角上揚,露出一抹喜悅。

 小娘在月初之時生產了,誕下一子,母子平安。

 而蕭敏也快生了,估摸過完年不久便要臨盆。

 蕭敏是春日時,小娘懷孕書信送來後不久才發現自家竟然也懷孕了,然後再次寫了信告知給趙檉。

 趙檉喜歡女兒,希望蕭敏能生個女孩,甚至連名字都已經想好,就叫趙悅兒,小字喜樂,這個名字好,平安喜悅。

 而小娘所生小二郎名字,他經過一天思索也已經定下來,按照這一輩的排字起名,那是要用言字偏旁的,小趙熹其實正名是趙譆,便是言字旁。

 那這小二郎他就起名叫做趙詣,也是言字旁,和排字宗書不差。

 寫完後,封了兩封書信叫人快馬加鞭送往西寧州,他這才出了口氣,心下輕鬆起來,臉上笑容愈發濃郁。

 信中不但有給子女起名之事,還有交待碎玉樓的些事,戚紅魚和簡素衣此刻都住在王府,就是怕日常不周,生些意外事情,才令二人看拂,兩個心細,又執自家命令,有二人在,後宅不會生事,他也放心。

 轉眼年關便至,河西本也過此大節,哪怕改朝換代,但年還是要過的,年關年關,就是窮富喜悲都是要來度過,無法躲離。

 興州城內張燈結綵,樹上都貼了綠紙,結了紅,彩妝如真一般。

 燈籠之類更是由秦王宮派發,路徑隔不多遠便有懸掛,天色微黑時盡皆點明,紅通通一片喜慶,映得城內恍如仙境一般。

 趙檉三十晚上在秦王宮大開宴席,賞賜群臣。

 他眼下等於藩府自立,此刻稱呼下面眾人為臣也不算過,這一番賞賜在前,群臣分左右開席,左邊是自家一路帶來的手下,右邊則是河西投降的臣子,涇渭分明。

 這一邊杜壆居首,洋洋灑灑足有幾十個,梁山眾人皆在列上。

 那邊則元果領著,武將少,多為文官,也足足幾十名,看著比這邊人數還多。

 賞賜完畢之後,就開席吃喝,觥籌交錯,敞開肚皮,大朵快頤,直熱鬧至午夜過歲,才漸漸散去。

 散席之後,趙檉拽著呂將下棋,呂將本來不想下,都誠心投靠了,不用那個下棋賭約維繫,可趙檉偏要對上幾盤,結果三盤下來,盤盤殺得呂將只剩光桿老將才罷休,呂將氣得嘴唇直哆嗦,離開秦王宮路上,發誓以後再也不和趙檉對弈。

 時間飛快,天日遊走,元宵也過,年節氣氛漸漸消散。

 趙檉收到甘肅軍司肅州稟報,言道西平軍司始終沒有投降意思,探子探到那城頭居然扯起了元字大旗,顯然現在是元姓之人說話做主。

 趙檉納悶,叫來元果詢問,元果又打發人回元莊,並無有出息且本領的元家子弟在外,不知西平軍司的元姓是從哪裡來。

 趙檉琢磨,河西之地只差西平軍司一處未靖,似疥癬存在,不過此刻天冷難用攻殺,要等暖和些再說,便給肅州下達命令,多派探子打探,察清西平軍司虛實後,速報興州得知,自家這邊好做詳細籌謀,只待開春就一舉平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