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大戰上演

 天光還未亮,軍營之中已然是忙碌開來,小兵們埋鍋造飯,騰騰白氣飄揚而起,香味撲鼻而至。

 趙檉吃了一碗蕎麵湯餅,一隻炊餅,啃了兩塊羊骨頭,便出到賬外。

 外面這時旌旗招展,迎風颯颯,鎧甲兵器磨擦之聲不絕於耳,黑壓壓的兵馬人流一眼望不見盡頭。

 白霸白戰兄弟倆看趙檉離帳,趕忙過來幫他頂盔摜甲。

 片刻之後,趙檉披掛完畢,頭戴一頂玄青搶月盔,身披暗夜奪星鎧,得勝鉤鳥翅環上,掛著一杆黑日滅芒槍,外罩半面玄色羅袍,身後青色大氅。

 他抖了抖手上槍桿,這黑日滅芒槍為鐵槍,槍桿極硬,根本抖不動,只有槍頭槍尖處微微顫起,若不仔細觀看,根本辨不分明。

 這套鎧甲兵器乃他孩提之時,在太宗皇帝當年建的武庫之中找到的,當時旁邊有標記寫明,說是鐵槍王彥章留下的東西。

 太宗皇帝的武庫,存放的都是五代十國春秋亂世時一些名將的鎧甲兵器。

 初時還好,太宗愛惜,勤叫人擦拭保養,可後來太宗皇帝賓天,後續幾位官家都不好武,便逐漸荒廢掉了。

 傳到這一朝時不少都腐朽鏽爛,不能再使,趙檉身上這套鎧甲兵器因為是其中最貴重的一套,當時包裹嚴密,油養得當,所以保存下來算好,是少數還能正常用的。

 這套鎧甲堪稱是寶鎧了,尋常兵刃箭矢,根本砍刺不透,哪怕就算攻擊到甲冑鏈接縫隙,也難十分深入,即便就此受傷,都不容易致命,想破這副寶鎧,大抵要削鐵如泥的兵器,或者沉重力大的鈍器之類。

 而那杆黑日滅芒槍說是鐵槍,實際上卻是鋼槍,鐵質易彎易鏽,根本不適合做兵器把杆,但凡兵器金屬重杆的大多都是夾鋼鍛造,百鍊而成。

 這把槍的槍頭處卻又不同,乃是黑玄鐵打製,無比堅硬鋒利,就算是鐵板,只要力大都能捅出個窟窿來。

 趙檉坐在千里獨行一盞燈上,那邊李彥仙過來彙報軍情,他聽後點了點頭,交待幾句,李彥仙去找杜壆述說,大軍開始緩緩向前開動。

 騎兵走在頭裡,兩哨人馬奔東,按照計劃行事,去兜抄撩撥西夏軍,另外一支則衝鋒在前方,要先開出二十里的地界,容出步兵能夠喘息佈置的空當時間。

 趙檉計劃裡,步兵只前行二十里就夠了,然後佈置一些障礙出來,不管多少都要給鐵鷂子造些不便。

 但也只是不便,挖壕溝之類的就不要做想了,時間上絕對來不及,若是提前在昨日去挖,那對方的探馬斥候也不是吃素的,不可能發現不了,到時候繞路而走,壕溝反而成了己方行動的掣肘。

 往東的兩支騎兵李彥仙和徐寧帶著,前哨先鋒的騎兵杜壆帶著,趙檉則與張憲魯達壓在藤甲軍前方,向北進發。

 待到二十里之處,正是一片路野,左近丘陵起伏,右邊往靜塞軍司那裡則是荒原亂地,石礫橫生,種不了什麼田,雜草都少。

 這時杜壆帶的前哨早跑的不知了去向,趙檉立刻下令後面常規步兵出列佈置障礙防禦。

 障礙什麼的不用太複雜,就是滾木鹿角之類,在荒野上灑去一些,不能太明顯,太明顯對方也不傻,鐵鷂子勢必不肯先頭衝擊,而是叫步跋子開路,或者別的步軍在前,清除掉這些東西,自家這邊反而是做了無用功。

 步軍佈置約莫小半個時辰,北面斥候送回

 這斥候不是隨杜壆軍一起的,而是早早便撒出探查,昨晚兩軍距離大概百五十里左右,這斥候便提前跑去路途一半處,緩緩往上悄行,一發覺風吹草動,便趕緊撤回來報信。

 “杜壆那支隊伍跑這麼慢嗎?不應該啊!”趙檉摸著下巴心想,七十里地都沒有跑出去,這是在幹什麼?之前瞅著和兔子一般,撒腿就沒了影子,沒想到居然與敵軍還沒有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