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再無後顧憂

 杭州城的喊殺聲,足足持續了兩夜一天,才漸漸平息。

 城內斷壁殘垣,戰火餘燼,屍橫遍處,血流於路。

 方十五在大戰中被射死,賊軍足足折損了七八成人馬,方百帶著剩下的兩萬多殘兵出東城而逃。

 杜壆率領騎兵又追了近乎百里,將這兩萬多人再斬數千,剩下的紛紛逃入大山之中,難以索跡,這才歸城。

 又用了幾日時間收拾打掃城內,張榜安民,尋明教標記抓捕隱藏在市井的教徒,按功勞薄行賞,寫詳細奏摺往東京報喜後,趙檉這才鬆下一口氣來。

 禁軍在此戰中也死了不少,原本四萬五千多人,如今清點卻只剩下三萬餘,陣亡了一萬幾千的兵丁,不過依然是一場以少勝多的大捷,且是奪城之戰,意義非凡。

 趙檉坐鎮錢王宮,琢磨怎麼處置方臘留下的那些妃子。

 大戰之時,誤殺錯殺也就罷了,大勢不可逆,任何的反抗擋路,哪怕並非有意甚或冤枉,都勢必要被戰爭的車輪無情碾碎,但此刻卻不必了。

 方臘的皇后邵玉仙跟隨方百逃走,剩下的妃嬪,都是方臘打下杭州時納娶的,大部分是百姓女兒,這些人若打入囚車押往東京,必然死路一條。

 趙檉暗地裡給姚平仲下了一道命令,讓他全部放了,再告戒這些女子莫對人言,忘掉經歷,權當自家是逃出來的。

 這事兒趙檉不過信手為之,就算將來道君皇帝知道,他承認或不承認,道君皇帝都不好拿他如何。

 接下來就是一件大事了,如何安排方臘起事之後搜刮到的金銀珠寶。

 這是一筆巨財,有了這錢財和在江寧殺士族得到的那筆,再加上去年掃平淮西的,趙檉哪怕即刻和朝堂翻臉,於外養兵自立,也至少夠十年無憂了。

 而福建那邊黃覺受他命令,趁此刻東南大亂冒充海盜去廣州滅殺胡人蒲家,若一切順利,那麼未來之事更加穩固,東南和隴右兩處根據地,都不會再被錢財桎梏。

 戰爭中的奪掠佔有,是最好的發展手段,不然自秦朝以來起事,都吃的什麼,喝的什麼?幾乎都是以戰養戰。

 行商造物確實賺錢,發明些從未出現的日常東西,也確實博取眼球,但來錢太慢需要積累和拓展,而且還要和方方面面勾心鬥角,斤斤計較。

 趙檉並非從市井出來,他乃皇族,開局便是地章聽牌,有著先天優勢,不必從最下邊一丁一點的往上爬,緩緩的去蘊蓄,不必做一些小家子之事,浪費時間精力。

 能用刀馬智謀斬平的,就不用嘔心瀝血去思慮迂迴,去瞻前顧後,能直接獲取的,不用換更慢的方法去走那些曲折,一切快、準、穩、狠,足夠了。

 有了錢就沒有了後顧之憂,趙檉此刻心情很愉悅,他派張憲帶著綠柳莊人,悄悄將方臘搶掠的錢財從地下通道運出城去,然後再運往牛頭山弘覺寺中,與那些士族家財一起,然後再想辦法運去隴右都護府。

 至於道君皇帝這邊,多少也給留點,就和上次平淮西一樣,留個……二十萬兩也就差不多了。

 趙檉處理完錢王宮內事宜,並不住此處,而是下榻杭州知府衙門,這知府衙門的環境比安撫司要好,後面有假山流水,竹林小湖,風景秀美,讓人心曠神怡。

 晚間用過飯後便即安歇,這幾日他勞累過度,如今心頭輕鬆,這一覺竟直睡到日出三竿,方才醒來。

 只見外面一縷溫柔陽光直透過紗窗,暖洋洋讓人舒坦,趙檉一骨碌爬將起來,窗口上清風拂面,眼前望去,園內小湖,清波盪漾,鳥兒嘰啾,上方碧空如洗,頓時勾起了他的遊玩的興致。

 吃過東西后,趙檉便喚道:“來人,叫上秀娘,今日去西湖賞景!”

 他一聲令下,丁大蟹立刻前去安排,這府內的僕婦丫鬟,立刻忙亂了起來,過不多時,院裡“撲裡撲通”腳步聲亂響,一臺紅頂繡綵緞的轎子從後面抬到門前。

 祝秀娘隨軍前來,進杭州後趙檉命人從教坊司挑來兩女伺候,伺候得好便免除罪責,遷入良籍。

 這二女一個名叫荷香,一個叫做青杏,都是杭州本地人,吹拉彈唱樣樣精通,詩詞曲賦也張口便來。

 祝秀娘坐在轎內,二女跟在轎子兩旁,趙檉上了大肚子紅馬,外面沈飛帶領親軍,前方更有金瓜斧鉞朝天鏡等全套執仗,後有一千兵丁跟隨,浩浩蕩蕩,直奔杭州西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