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月夜進杭州

 城內的賊軍自然不會讓他順利完成,紛紛在城頭放箭。

 可趙檉這箭塔搭設的比較遠,在一箭之地開外,城上的箭矢到了箭塔這邊,便已經無力,基本傷不了人。

 無論是方百還是方十五,都心中納悶,不知這種距離的箭塔對杭州城能起到什麼威脅,畢竟他們固守為主,不會主動出城,而趙檉也不圍困,只在城北這邊活動。

 箭塔一共搭了三座,都比較高,雖然沒到城頭比齊,可也差不太多。

 隨後趙檉就將床子弩擺到了箭塔兩側。

 他從東京共帶來了十架床子重弩,其它各類弩機弩車,不下上百。

 十架床子重弩中有五架是八牛弩,五架是千步弩。

 至於其它的中輕型弩,則有大合蟬弩、神臂弩等。

 箭塔到杭州城頭這個距離,想要有效射殺,只有八牛弩和千步弩能做到,便是中弩的大合蟬弩還有雙弓弩,都無法完成。

 這種重弩雖然是利器,但卻容易損耗,不然的話直接拿這玩意兒一直攻城就是,根本不用弓箭之類配合。

 八牛弩一般射上三十次便會廢掉,而千步弩更少,只能射十次左右,弩車就會報廢。

 後來抗金名將吳玠發明了一種五弓床子巨弩,力道更猛,威力更大,可惜這種巨弩就連十次都射不上了,大概五七次的樣子,就得拆換上面弦柄。

 損耗太高,機動性太差,但是威能真的很大。

 真宗朝時,澶州之戰,威虎軍頭張瑰就用八牛弩射殺了遼國統軍主帥、順國王蕭撻凜,直接促成了澶淵之盟的簽訂。

 所以,這八牛弩威力巨大,絕非浪得虛名。

 趙檉命人將箭塔旁五座八牛弩全部架上,他沒用千步弩,雖然千步弩距離更遠,但破壞力卻沒有八牛弩大。

 射殺對方主帥什麼的他倒不想,畢竟當年張瑰也是有運氣成份在內,而且那一次距離要比眼下近得多,可以仔細校準。

 隨著一聲令下,每幾十名軍兵絞軸張弦一弩,五座八牛弩弓弦嘣響,五隻弩槍呼嘯而出。

 這八牛弩的弩槍“木幹鐵翎”,世稱“一槍三劍箭”,狀如鐵槍,上面三片鐵翎就像三把劍一樣。

 八牛弩若遇矮城,還可以發射“踏橛箭”,成排成行地釘在城牆上,攻城兵士藉以攀緣而上。

 但杭州這種高城自然不可,就算釘了一排踏橛箭,只踩著這玩意兒上城,怕是城頭敵軍還沒有什麼舉動,自家一個失腳就掉下去摔死了。

 五支一槍三箭劍直轟杭州城頭,說是轟其實一點都不過分,因為這種八牛弩的弩槍在鋒刃後面還帶著一隻拳頭大小類似錘頭東西,弩力慣性加成,便是石頭都能打碎。

 杭州城上也有弩,但卻沒有這種重弩,昨天方古醒來後畫了一張杭州城防圖,上面述寫了城內軍械多寡,杭州原本是有重弩,但城破之前都被守軍推落了城下,摔得不成樣子,所以趙檉今日才讓人在一箭之地搭設箭塔,又用八牛弩試探,否則城頭重弩射下,這箭塔都是難以搭成。

 五支弩槍眨眼就到了城頭前方,這時方百和方十五都在,兩人一直盯著護城河對岸,隱約看到那邊許多宋軍似在絞弦,不由暗叫不好,齊齊向旁躲去,邊躲邊衝軍丁大喊:“閃開,都閃開!”

 就聽得“轟隆”一聲巨響,其中一支弩槍直中城樓,立刻把那青磚壘造的樓角打去了半邊。

 還有一支弩槍微微失了準頭,打到城垛之上,頓時將城垛打得破裂,磚石碎塊胡亂紛飛,迸濺到軍兵身上,哪怕穿著甲冑,也都疼得呲牙咧嘴。

 剩下三支則全射入人群,儘管方百和方十五之前出言提醒,但普通軍兵哪裡有迅速的反應?被弩槍正中其身的瞬間被擊打粉碎,什麼盔甲全無作用,血肉骨渣橫飛。

 而哪怕是擦身而過的,也都受了傷,城頭上躺倒一片。

 方百見狀大驚,雖然之前攻打杭州城時,城上也曾用重弩射擊,但她回憶當時的威力未有這般大,而且準頭也根本不及,甚至有的弩槍就是從頭上飛過,最後落去了哪裡都不知道。

 “架盾,架盾!”另一邊方十五大喊,厚密的鬍子下臉色凝重,他是鐵藝匠人,對弓弩熟知,這八牛弩的弩槍與眾不同,殺傷力極大,若是沒盾樁防護,簡直就是無所匹敵。

 軍兵們聞言立刻從後方搬出盾樁,這東西卻不是他們自家的,而是杭州城原本就有,乃是海碗口粗細的木幹用牛筋等物綁縛一起,後面可藏兩到三人,能抵擋投石車、弩炮之類的攻擊,下面有支腳,不用人扶就可以立在地面。

 一排排盾樁豎起,雖然看著安全了些,但是城上軍兵的視野卻被擋住許多,方百站在盾樁後皺眉道:“十五哥,倘若宋軍用這種重弩掩護攻城該如何是好?”

 方十五搖了搖頭:“怎會那般簡單,這種重弩容易損耗,射不了太多就會廢掉,我不信他這禽王會帶來許多重弩,何況這盾樁雖然遮擋了咱們視線,又何嘗不是擋住了對方的探視?”

 方百聞言深以為然,不由點了點頭。

 護城河對岸,趙檉看著杭州城上皺了皺眉,這種距離本來望去就是模糊,此刻一排排盾樁豎起,更是瞧不見人形,入眼彷彿處處都是木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