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兵敗如山倒

 足足幾萬的賊軍,全部轉了身,向著後方營盤大寨跑去。

 這些賊軍裡面有幾千騎兵,剩下的則是步兵。

 方七佛的兵馬統共有二十多萬,當日南下時並沒有這麼多,都是一路收斂的,雖然他並未裹挾流民,但隨著明教勢力越來越大,入教的人越來越多,軍隊便是愈發雄壯起來。

 不過,哪怕人不停增加,騎兵增長的速度卻十分緩慢,進入軍中的多是步兵。

 因為缺馬,更缺戰馬。

 大宋的戰馬多集中在京畿和沿邊各路,江南少有。

 方七佛軍隊裡的騎兵坐騎也不全是戰馬,至少有一半是駑馬,其中戰馬是從各府州官員處繳來的,只有官員平日裡才有戰馬可騎,還有一些則是士族家中搜來的,不過大多士族早就跑掉了,餘下沒走的家裡也沒有太多。

 這些馬放在一起並不算多,方七佛又讓人挑了強壯高大的駑馬充入進去,湊上幾千騎,再多反而無用,本來會騎馬的軍兵就少,能騎馬打仗的更加希罕。

 趙檉此刻看幾萬賊軍撤去,心中大喜,他知道這絕對是個難逢的機會,哪怕城中一戰殺了不少賊軍,但城外的賊軍數量至少還是他這邊三倍有餘。

 這麼多人,倘若方七佛沒死重整旗鼓,那麼江寧之圍依舊難解。

 不過眼下來看方七佛並未回去,可能傷重被河水沖走,也可能最後的弓箭射到了要害,但不管是死是活,這個機會他都絕不會放過。

 他立刻於中軍下令,一萬五千騎壓了上去,速度不快不慢,全部高喊“方七佛已死,石寶包道乙首級在此”之類的話語。

 趙檉沒讓騎兵緊追快殺,是因為想讓對方把消息傳遞回去,那邊賊營知道消息後必然大亂,整座營盤的防護也肯定懈怠下來。

 不然的話,對方大營前面種種陷阱,般般軍事,再兩相合兵一處,那可是十幾萬人,自家只帶出一萬五千騎,想要打敗相當於己方十倍的賊軍,取而勝之,別說大宋一朝從未有過,就算是歷史上也不多見!

 正常情況下,極難,甚或無可能。

 哪怕他帶的都是騎兵,也是難以實現的事情,畢竟這是禁軍的騎兵,而不是遼騎,更不是女真鐵騎。

 所以他需要讓對方亂,只有對方軍心大亂,隊伍再無戰意,那麼自家帶的騎兵才能趁勢沖垮對方,衝散這十幾萬賊軍。

 方七佛伏法,石寶包道乙戰死,這種消息自然能讓對方陣營大亂。

 趙檉就是要將這消息宣揚出去,一但賊軍上下皆知,不信對方不亂,別說眼前這些賊軍,就算是真正的軍隊,在得知主帥戰死,大將先鋒被殺,也少有不亂的,這種情況下光有嚴明的軍紀不行,更要有挺身而出代行元帥之令的人,這人不但要有威望,還需懂兵。

 明教之中懂兵的人很少,據趙檉所知甚至不超過一掌之數,至於這南路大軍裡,大概只有方七佛一個。

 所以,他雖然不敢說此事百分百成功,但總也有七八十把握,所以才帶著騎兵主動出城。

 前方杜壆張憲開路,不緊不慢追著賊軍,而賊軍中早有馬快的回去報信,言道說方七佛已死,石寶包道乙等盡皆被殺,衝入江寧城的五六萬人也都全軍覆沒了。

 這個消息在大營中立刻炸開了鍋,留守的仇道人和一些教首頓時慌了神兒,仔細詢問竟然連方七佛的屍首都被宋軍挑過來,不由臉色蒼白,面面相覷。

 此刻份數明教的人還稍好一些,而那些綠林投靠來的則全都發瘋般往外跑去,隨後迅速叫上自家帶來的兵馬,連招呼也不打,就直接出營而走。

 明教教首們看這些人離去,又問送信兵丁,得知江寧出來的竟全是騎兵,且不知道有多少人後,便不由長嘆一聲,也開始下令撤退。

 但此刻顯然已經有些晚了,就在距離營盤一箭之地時,趙檉傳令加快速度,直接衝營。

 前面一直被追趕的賊軍哪料有此變故,本來後方追得不快,跑起來不難,但忽然間那些大宋騎兵就衝殺上來,立刻讓他們更加慌張,便是拼了命地往營盤內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