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奪命之劍,詭詐之計

 包道乙,浙東婺州人,曾於漸江龍門山南長峰出家,道號靈應子。

 擅長用劍,使龍門派劍法,小宗師武藝,因有一柄寶兵喚作玄天混元劍,所以又被江湖上稱為劍混元。

 劍混元這個名頭不凡,取一劍混元之意。

 中原明教裡用劍者極少,方臘、方七佛、汪老佛等大教首並不用劍。

 而似陳凡、方十九、方百這些也不用劍。

 所以包道乙乃是中原明教劍術最高之人,自視也高,他一口劍打遍兩浙江湖綠林,確實罕逢敵手,若遇到同是用劍者,更從未敗過。

 他本就是小宗師的武藝,再加手上寶兵,大有和尋常宗師一較長短的底氣。

 此刻面對趙檉和追來兵馬,他讓方七佛先走,一方面是他忠心明教,另外一方面方七佛手上也有寶兵,可於水下先打開出城通道,他們這些人只要抵擋片刻,便也能直接跳水逃離江寧。

 這時他手持玄天混元劍,掐個劍訣,便欲向光明右使李飛刺去。

 他對李飛光明使的身份並不信服,畢竟未見過李飛出手,不知武藝如何,卻身居高位,哪裡能讓人服氣?

 身旁幾個明教之人也是這般想法,所以看他單獨出手,都未加阻攔,只是在河岸邊謹慎打落那些軍兵射向水中的箭矢,防止有人跳入河內阻止方七佛開水下通道。

 趙檉看包道乙動作,臉色一寒,他這時著急,畢竟此乃殺死方七佛的最好時機,若讓對方逃出城外,以後有無這般機會不說,就是外面十幾萬賊軍有方七佛繼續主持,那江寧之圍一時半刻還是難解。

 他這時莫邪劍在手,根本不管對面包道乙精妙劍招,而是直接催動神行百變身法,恍如鬼魅般閃了過去,接著掌中莫邪劍猶如一道光線,斜刺裡朝包道乙的肋下胸前撩去。

 這一劍速度之快,無法形容,角度之刁,根本不能閃避,仿如虛空出現,雪泥鴻爪,羚羊掛角,了無痕跡。

 奪命劍,這是李助的奪命劍法。

 是一代劍道宗師李助畢生的劍術精髓,半世的劍之真意。

 劍器凌厲,往往讓用劍之人高出同境寸許,以劍成就宗師,要比差不多境界的人,更加殺伐狠利。

 但這又不是李助的奪命劍法,因為這一劍雖然形似奪命劍,神也似奪命劍,可李助的奪命十劍裡並沒有這一招!

 趙檉對上李助奪命十劍時,李助並未使出眼前這一劍,這一劍看似竟比那十劍更要迅疾,更要無法抵禦。

 包道乙瞬間臉色大變,但也就是到此為止,他的表情永遠地停留在了這一刻!

 他手上的玄天混元劍“啪嗒”一聲掉落在地,隨後半片身子直接飛起,跌入秦淮河中,鮮血噴濺,猶如血雨飛灑。

 一劍斬小宗師,一劍斬手持寶兵的劍道小宗師,甚至這小宗師連抵擋躲閃的動作都沒有,只是表情變化之間,就被直接殺死!

 奪命十一劍,這是奪命劍法的

 李助生前對奪命劍的推演並沒有達到極致,

 但趙檉與黃孤猜測出李助必有

 其實黃孤並沒有錯,李助的

 兵器是手臂的延伸,劍因為形狀特殊,往往主動進攻時,速度要快過其它兵刃一些,而除了這點,就是使劍者自身的掌控。

 人的臂腕動作,還有身形的移動,都影響劍的速度,但這些也不能無止境去放大劍速,因為人體也是有極限的。

 黃孤是考慮到了這種極限,所以認為

 而趙檉不同,他有神行百變的詭異身法,又有蒼穹變這種打破身體極限的武藝,所以他能繼續追求

 至於李助真正的

 趙檉一劍斬了包道乙,根本不顧其他人的震驚,腳步滑動間便將近處的明教之人全部殺死,至於河邊的幾個,也都被杜壆打死。

 這時水面上又出現動靜,卻是離了木柵防護,在前方鐵門處形成一圈漣漪,顯然方七佛通過了

 他雙眼死死地盯著那水中鐵門,看漣漪漸漸消失,他忽然雙眼一眯,手上玄天混元劍猛地射出,直奔水面,“噗”地一聲響,那劍一道赤光沒入水下,接著便沒了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