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不酸也不甜 作品

第231章 登基,世宗皇帝

第二日一早,安道海命人將兵部尚書柳大夏用一長枷釘著拖到金鑾殿上,教左右痛打,不久,柳大夏昏厥於地,以水噴面。柳大夏醒來後咬牙切齒罵道:“你這狗賊!不殺老夫,更待何時!”

安道海氣極反笑道:“你這老匹夫,本王倒是要看看你的骨頭到底有多硬!打,給本王狠狠打!”

柳大夏破口大罵,慘叫連連卻一直撐著不求饒。

朝中大臣面面相覷,一個個兩股顫顫,差點當場嚇得尿褲子。

安道海教左右一面打,一面噴水,直打到兩個時辰,柳大夏皮開肉裂,血流滿階。

柳大夏直到身上無容刑之處,被活活打死都無比硬氣,並無求饒之意。

“好好好!好一個柳大夏!不過本王倒要看看你們是不是一個個都如此鐵骨錚錚!”

這世上又豈會沒有受刑不過臨陣變節之人?

戶部尚書劉延之、工部左侍郎邱遠才、兵部侍郎駱元肖等人遭截指斷肢之刑,吃痛不過,跪地求饒,安道海又豈會如他們所願,侮辱戲弄他們一番後命人牽出午門五馬分屍。

“右相,輪到你了!想當年,你這個老匹夫和本王同殿為臣,本王只是一介名不經傳的武夫,你與那狡猾如狐的汪通一起在大梁呼風喚雨長達二十年之久。本王與你一文一武,本該井水不犯河水,奈何你這老匹夫不知多少次上奏彈劾本王,但你可曾料到會有這麼一天,自己也會成為本王的階下囚?”安道海咬牙切齒地說道。

接著,他話鋒一轉:“說起那汪通,可比你聰明圓滑得多。他一見蕭世誠斃命,立刻辭官歸隱故里,全身而退;而你呢,貪戀權勢,才落得如今滿門抄斬的下場!可笑啊,你這個怕老婆的傢伙,最終卻害死了自己的髮妻!”

安道海竭盡所能地挖苦諷刺著丁彥博。

然而,面對安道海的冷嘲熱諷和百般折磨、羞辱,丁彥博始終無動於衷。相反,他高聲喊道:

“從容待死與城亡,千古忠臣自主張。

四百年來恩澤久,頭絲猶帶滿天香。”

“把他拖出去,處以五馬分屍極刑!”

隨著安道海一聲令下。

“我丁家為大梁江山社稷而死,無怨無悔!”丁彥博大義凜然地喊道。

“只是對不起我那已逝的妻子!對不起啊……”

丁彥博眼前浮現起髮妻的音容笑貌,想起往日裡與髮妻的點點滴滴,丁彥博又哭又笑,毅然決然地走向死亡之路。

安道海除去丁彥博等絆腳石之後便再度開始朝幼帝下手。

安道海叱左右扶幼帝下殿,解其璽綬,令人按著幼帝北面長跪,稱臣聽命。又命令太后去服候敕,宣讀廢帝詔書。帝后聽了皆號哭不止。

安道海早在知道朝中有人與平西王心勾結之後便急如焚地四處尋找能夠幫助自己的人。

在他看來,朝臣勾結平西王來犯既是危機也是機遇,只要他好好利用這次機會便能實現他篡位自立的野心。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安內攘外。

安內自然是剪除朝中平西王的羽翼以及廢掉幼帝另立一傀儡皇帝廢

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找到了年僅四歲的穎川王蕭世應,今天正好趁此機會廢掉蕭世誠的兒子讓穎川王蕭世應登位。

宣讀完廢幼帝另立帝詔書後,群臣們前來朝拜慶賀,局勢顯得異常緊張。

安道海下令護送太后、廢帝以及其他人前往永興宮居住,並嚴密封鎖宮門,禁止任何大臣擅自進入。

在確保後方安全無虞之後,安道海開始全力調配兵力,準備迎戰平西王的大軍。

在他眼中,軍隊的戰鬥力在於精良而不在於數量眾多。儘管平西王對外宣稱有四十萬大軍,但實際上真正能夠參戰的士兵不足十萬。

相比之下,他手握著十五萬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而且都城城牆高聳、城池深邃,具有極強的防禦優勢。如此一來,他對於勝利充滿了信心。

只要能夠抵擋住這一波攻擊,安道海相信自己必定會一鳴驚人,從此飛黃騰達。

到那時,整個大梁國將無人能與他相匹敵,而他想要改朝換代,又有誰敢於提出異議呢?

這個充滿希望和憧憬的未來令他心馳神往,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他與敵人抗爭到底的信念。

於是乎,安道海下令讓蔡世海、王亮、劉文心以及厲百川這四位將領分別鎮守京城的四座城門,令藏海峰堅守昌平關,丁國軍守飛虎關。

然而,理想總是美好的,但現實卻往往無比殘酷。

平西王所率領的大軍僅僅只用了一天時間就接連攻破了飛虎關和平昌關,隨後更是迅速包圍了梁都。

更為糟糕的是,在旁人的挑唆下,原本被安道海給予厚望的東門守將蔡世海竟然在關鍵時刻選擇背叛投敵,親自為平西王蕭天啟打開城門,使得那浩浩蕩蕩的四十萬大軍得以順利進城。

待到安道海反應過來之時,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四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日水泛含龍日,認取香菸是後身!"

走投無路的安道海無奈之下只能給自己加冕,頭戴皇冠,身著龍袍,然後在大梁萬壽宮中引火自焚。

隨著安道海的死去,整個國家都陷入了一片歡騰之中。

平西王派遣士兵撲滅大火之後,便在未被大火波及到長生殿正式登基為帝,改年號為紹興,取“紹祚中興”之意。

平西王登基稱帝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下達詔令大赦天下,並對有功之臣論功行賞。

一封又一封的封賞詔書如雪花般飛向大梁帝國的每一個角落。

那些曾跟隨平西王在潛邸時便建功立業之人,如今皆得到了豐厚的賞賜和崇高的爵位。

其中,黃福順被冊封為酇侯,享有一萬八千戶的食邑,被任命為大將軍;竇鯤則獲封衛國公,擁有一萬五千戶的食邑,任驃騎將軍一職;趙傳受封費侯,食邑一萬戶,官拜車騎將軍;廖元超也被賜予景侯的封號,同樣獲得一萬戶的食邑,被任命為衛將軍;此外,毛文靈被封為平陽侯,並出任徵北將軍......

而論封賞之後莫過於蔡家和顧家。

蔡持正因首倡有功被封為廣平侯,其女蔡可卿扶持有功被封為淑人,蔡持正的幾個兒子也各有封賞。

至於顧家封賞之厚則更羨煞旁人了。

林雨柔憑藉赫赫戰功,被冊封為寧國公,並官拜右丞相之職,食邑十萬戶,享受大順城十萬戶子民的供奉。

顧延武也因其功勳卓著獲封榮國公,擔任左將軍一職,食邑三萬戶,可享用禮州三萬戶的賦稅。

而顧延宗則成為平陽侯兼右將軍,擁有一萬戶的食邑。

顧延嗣受封文信侯和兵部尚書,同樣享有一萬戶食邑。

顧延雲獲封宣平侯及前將軍,食邑一萬戶。

顧延震獲封舞陽侯與後將軍,食邑八千戶。

顧延雩被封為陽陵侯以及徵南將軍,食邑八千戶。

顧延寶被賜予信武侯爵位,並出任徵東將軍,食邑八千戶。

顧延雷獲封清河侯,任鎮東將軍,食邑五千戶。

顧延霖受封廣平侯及鎮西將軍,食邑五千戶。顧延霆榮獲陽夏侯封號,鎮守北方邊境,任鎮北將軍,食邑五千戶。

顧延昌亦被封為穎陽侯,鎮守南方邊陲,任職鎮南將軍,食邑五千戶。

更為讓人驚歎的是,蕭家天子蕭天啟竟然下旨將曾經失去的冠軍侯爵位歸還給顧家,並且指定由林雨柔的嫡長子顧興文(禮哥兒)繼承這個尊貴的爵位。

如此一來,顧家可謂權傾朝野,富貴逼人,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