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拒絕妥協


“賢侄,刺刀將火銃與冷兵器融與一體,確實不同凡響。不過,我想不明白的話,賢侄為何將刺刀設計成這種怪異的模樣,像是一把開了槽的粗錐子似的,只能用來刺殺,不宜於作噼砍、上撩、削切等動作,將刺刀做成刀型不可以嗎?”魏國公把玩了一會刺刀,有些疑惑的問道。

“伯父,之所以將刺刀做成這樣,是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現實,火銃配套的刺刀相對而言較為細長,對鋼材要求比較高,以現如今的冶鐵材料,做成刀型的話,偏軟、偏脆,跟倭刀試著對砍幾下,刺刀就斷了,這種粗錐的形狀足夠堅固,足以經受與倭刀激烈對砍而不損。”朱平安微微笑了笑,拱手回道。

一開始朱平安提出刺刀的想法後,裝備營鍛造的刺刀也都是刀型。

不過,由於明朝冶鐵技術有限,即便千錘百煉,鋼材的強度也不夠,雜質也多,製作出來的刺刀偏軟偏脆,拿倭刀測試,對砍了幾下,刺刀就斷了。

朱平安不是理科生,對於鍊鋼方面的知識,幾乎為零,不知道怎麼提高鍊鋼水平,不知道怎麼除碳等雜誌,甚至連土法煉鋼都不知道怎麼搞,只能撓頭。

僵局之時,朱平安就想到了著名的五六式三稜軍刺,想到三稜軍刺的結構比其他刺刀更堅固,更兇殘皮實耐用,而且製作工藝也相對簡單一些,想必以如今的技術能做出來。

於是,朱平安畫了一個簡圖,比劃介紹了一番,讓裝備營嘗試著作出了兩把三稜軍刺。

最終,裝備營做出來的三稜軍刺跟朱平安記憶中的五六式三稜軍刺還是有區別的,裝備營製作出來的刺刀,三個稜沒有那麼突出,三面深深的血槽也沒那麼圓潤,相對而言粗糙了不少。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讓裝備營匠師用手工硬生生敲出來三稜軍刺來,估計敲吐血也做不到,只能做到這種程度了。

不過,刺刀做出來後測試了一番,朱平安還是很滿意的,裝備營做出來的刺刀足夠堅固,安裝在火銃上後,可以經受與倭及條次對砍而不斷。

“你們倆試一下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