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黃道婆(第2頁)

 由於杜詩的倡導,水排至遲在公元1世紀上半葉於南陽地區已較多地使用。

 《後漢書·杜詩傳》說杜詩“造作水排,鑄為農器,用力少,見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的功效不僅比人排,就是比馬排也高得多,《三國志·魏志·韓暨傳》寫道:“舊時冶作馬排,每一熟石,用馬百匹。

 更作人排,又費功力。

 暨乃以長流為水排,計其利益,三倍於前。”

 鑑於杜詩的功績,河南南陽老百姓把他比之召信臣,說:“前有召父,後有杜母。”

 元代《王禎農書》詳細記述了立輪式和臥輪式水排的形制,並繪有圖形。

 .......

 我那迷人又短命的老祖宗:什什什麼?杜母?

 我寄相思與明月:欸!我是南陽的啊!為什麼沒有聽說過?

 晚寧睡不著吖(管):正常,不過說真的,這倆人都是厲害的主兒,可惜就是當時生產力不允許,要是這些東西早早地推廣那麼也就不至於名聲不顯了

 注意看,這個女人叫小美:誰說不是呢,不過還好,他們的名字被記下來了。

 彘兒快到碗裡來:對,要不然我們都不知道這些精妙絕倫的東西是誰製作的

 江南已逢煙雨:對啊,這就是很可惜的事情了。

 ......

 蘇玥看著評論區,說:“下一位呢是一位老婦人,她本來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位老太太,但是因為她的技藝,被我們不斷推崇!”

 黃道婆(1245年?—1330年?),又名黃婆、黃母,原松江府烏泥涇(今屬sh市)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紡織家、技術改革家。

 幼時為童養媳,因不堪虐待流落崖州(治所在今hAn省sy市崖城鎮),居約40年,向黎族婦女學習棉紡織技藝並有改進,總結出“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的織造技術。

 元朝元貞年間(1295~1297年),返回故鄉,教鄉人改進紡織工具,製造擀、彈、紡、織等專用機具,織成各種花紋的棉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