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黃道婆

我寄相思與明月:我的媽呀,這個大佬我真的不認識!

 晚寧睡不著吖(管):說真的,她在宿舍和我們聊這個人的時候我們都懵了,真的有這個人嗎?可是後來我們瞭解了之後才知道他到底有多厲害!

 扶菱(管):對啊,不過說真的,哪一回她說的人不厲害了?

 我那迷人又短命的老祖宗:同意!

 網友:哈哈哈哈,這個倒是真的!

 ..........

 蘇玥看著評論區一堆人在討論這個杜詩究竟是誰,說:“好啦,就是說我也知道你們對這位不熟悉,那麼咱們就自己來看看他到底做了什麼吧!”

 水利貢獻

 秦漢時期,長江長江流域的灌溉以漢水支流唐白河地區的發展最為顯著,而唐白河的灌溉又以今河南的南陽、鄧縣、唐河、新野一帶較為發達。

 唐白河地區為浸蝕、沖積平原沖積平原,年降雨量約900毫米左右,氣候溫和,適於作物生長。

 這裡開發較早,到西漢中期經濟已相當發達。

 農田水利在西漢後期有突飛猛進的發展。

 元帝時(公元前48—前33年),南陽太守召信臣對此地的水利和農業生產有特殊貢獻,因而受到當地百姓的擁戴,被譽為“召父”。

 東漢時期,南陽水利事業進一步興盛,杜詩在這方面也作出了很大成績,促進了當地農業生產的發展。

 史載,杜詩“修治陂池,廣拓土田,郡內比室殷足”。

 推動水排發展

 所謂“水排”,就是利用水力推引韝鞴鼓風的器具,用於冶金。

 生鐵的早期發明,是中國對世界冶金技術的傑出貢獻。

 要獲得液態生鐵,需有較高的爐溫。

 有風就有鐵,鼓風技術對於生鐵冶鑄的發展有著極重要的意義。

 《禮記》說:“良冶之子,必學為裘。”

 從商周以來,都用皮囊鼓風,子繼父業,年輕工匠必須學會縫製皮囊的技巧。

 說明早期冶鑄匠師高度重視鼓風器具的製作。

 鼓風裝置由人力驅動(人排)發展到用畜力和水力驅動(馬排、水排),是東漢冶鐵技術的重大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