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玄素李三辛 作品

第六十九章 權力真空(第2頁)

  直到此時,張月鹿才點出了林寅的案子。

  這個案子,反映出一個根本問題,不作為。

  上面敷衍了事,下面應付了事。一個敷衍,一個應付。裝點了門面,卻沒有解決問題,同時還存在沆瀣一氣、利益勾結等問題,最終導致的結果便是小問題變成大問題,最終不可挽回。

  這是事情本該有的樣子嗎?

  張月鹿還談及了話本,如今話本十分流行江湖俠客,一種是快意恩仇,還有一種是行俠仗義、鋤強扶弱、劫富濟貧,十分受歡迎。為什麼俠客會受到普通人的歡迎?或者說,普通人為什麼要將希望寄託於這些所謂的俠客身上?這種俠客精神反映出的到底是什麼現狀?

  林寅案發生之後,多少人是站在林寅這邊的?這又是為什麼?

  難道不該引發深思嗎?

  現在事情已經發生了,人死不能復生,已經無法挽回,可為什麼還是一切照舊?似乎死了這麼多人也沒有產生一點點的觸動,就這般麻木不仁嗎?

  張月鹿在議事上連續問了很多問題,包括眾多副府主在內,沒有人給出回答。並非是不知道答案,而是無法回答,難道要他們直接承認嗎?

  張月鹿並不想只是侷限於林寅的案子,如果僅僅是侷限於林寅的案子,那麼與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沒什麼區別,治標不治本,以後還是會發生類似的事情。

  她要以這個案子為契機,進一步整肅道府內部存在的怠惰風氣。

  齊玄素和張月鹿到任之後,都已經各自提出了自己的宗旨,或者說自己的重心所在。

  齊玄素因為形勢所迫,將重心放在了隱秘結社的問題上,包括他談及的隱秘結社的生存土壤等等。

  張月鹿所在的環境沒有那麼緊迫,更為寬鬆,所以她在齊玄素基礎上更進了一步,提出了改良風氣,收拾世道人心。

  兩者並無高下之分,齊玄素面對具體的問題,自然不能去談比較空泛的風氣問題,只能選擇解決面前的問題,甚至要做出一些妥協。在這其中,主要體現為一個“破”字,齊玄素要打破婆羅洲原有的權力格局,建立一種新的平衡,形成對抗局面。這個主旨,其實是他的一把劍,用來對付敵人,而非是他的根本目的。

  張月鹿更自由一些,所處的環境也更輕鬆一些,便可以站在更高的位置上,談一些更為宏大的命題。因為嶺南緊挨著吳州,是張家的勢力範圍,張月鹿帶著天師的支持來到嶺南,其本身便已經打破了嶺南的權力結構,建立起一種新的權力平衡,甚至可以說,她在這裡是沒有敵人的,所以她不必在這方面多費工夫,便可以直抒胸臆。

  議事結束之後,有人在私下裡說,早就聽聞張月鹿霸道,今天算是見識了,明明是次席副府主,說話做事卻像是掌府真人,以後的日子不好過了。

  有人說,現在她只是次席副府主,頂多就是三年,熬一熬也就過去了,如果讓她做了大掌教,只怕又要回到五代大掌教的時代,現在的好日子便一去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