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七章 鄴城締約定,膠東收殘局7


                 “正南之言甚合我心,請諸君速速築牆以阻火勢!待火滅、圍解後,我必助士民重建鄴城!”

  儘管袁紹此時血壓一定已逼近二百五,但其人還是語氣平靜地發佈了最正確的命令。

  眾人聞言,皆長長鬆了口氣。

  審配再次躬身行禮。

  “明公,此處熱浪逼人,請明公暫做迴避,此處交於某等即可。”

  無論如何,審配對袁紹確實忠心耿耿。

  一眾河北、河南士人紛紛行禮、並出言附和。

  袁紹堅持著站起身,緩緩搖了搖頭。

  “我一時失察,以至於使鄴城落入如此境地,而今我若離去,將來有何顏面再見鄴城父老?諸君不必再勸,我誓與鄴城共存亡!”

  袁紹話音雖顯得有些虛弱,但無論神態還是語氣,均頗為堅決。

  這一刻的袁紹,宛若昔年界橋之戰時,憤而擲盔,高呼“大丈夫當前鬥死,而反逃垣牆間邪?”的那個蓋世英雄。

  於是乎,其人之麾下盡皆欽佩不已,不再勸其人迴避。

  那麼問題來了…

  封堵內城城門之建材從何而來?

  內城守城用的檑木、石塊應有盡有。

  於是乎,此刻建設效率儼然穩壓衛府一頭的袁軍,迅速封堵住了火舌直躥的三處內城城門。

  袁紹一方,成功保住了鄴城內城…儘管鄴城東外城,此刻仍烈焰沖天。

  袁紹欣慰一笑,這才緩步與眾人走下城牆、返回自己的大將軍府。

  而此時,衛府兵卒猶在鄴城西城的百姓們幫助之下,一板一眼地沿著內城北、南二城牆築起高牆、阻攔火勢蔓延。

  此時的鄴城東城,甚至包括小半個北城及南城,幾乎皆已變成紅蓮地獄,可以預見,待大火熄滅,半個鄴城都將成為焦土。

  袁紹何其悽慘!但又何其幸運…

  若非天殺的顏良令敢死隊放起這一把大火,袁紹今夜或許真要老命不保。

  好吧,儘管袁紹受此刺激,可能將會死得更快。

  但無論如何,火勢終歸是得到了有效遏制。

  袁軍、衛府忙碌完畢之後,鄴城東城門之外、廣河東側驟然響起呼喝聲…

  剛剛出城、正準備安營紮寨的趙雲循聲望去…

  只見滔天烈焰的東側,火光映照中隱約有一支高舉火把、宛若火龍一般的騎兵正在廣河東岸準備渡河。

  因相距甚遠,所以趙雲看不清這支騎兵的準確數量、以及旗幟大纛。

  但這難不倒趙雲。

  趙雲當即轉頭對諸位同僚喝道。

  “諸君,此必為魏郡審正南之族中援兵!其人數必不下於萬人!”

  顏良嘿嘿一樂。

  “甚好!俺正可半渡而擊!”

  顏良這是有多損!

  然而,不同於上一次…

  這一次,眾人皆深以為然。

  於是乎…

  憋了一肚子火正無處發洩的惇哥,便一馬當先疾衝而去。

  鄴城是袁紹的大本營,其地位相當於孫權的丹徒城、劉表的襄陽城;其繁華程度,更是不遜於宛城、陽翟(穎川郡治所)的大邑。

  諸君若仍對此沒有直觀印象,可想象後世北上廣深,北為許都、上為宛城、深為陽翟,那麼鄴城便是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