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二百零七章 啟猥瑣發育,開中興之局13


                 事實證明,苟哥派雲哥攻取內黃城,絕對是英明之舉。

  僅僅一日不到,內黃城,乃至整個內黃縣,便已歸心於衛府。

  並非袁紹不得人心,而是誠如荀白嫖…咳咳,荀彧荀令君所言,歷經十餘年亂世之後,當今天下人心思定,若有人尊奉天子、以順討逆,則天下必可定之。

  可惜,曹操在此過程之中,野心逐漸膨脹,以至於忘記初心、最終完成嬗代。

  令人可氣又可笑的是,曹操這個大筆袋在利用漢室之後,居然還敢大言不慚。

  “今孤言此,若為自大,欲人言盡,故無諱耳。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呵呵呵呵呵呵!

  好像沒有曹操,天下必將大亂一般!

  實際情況卻是,若曹操不瞎蹦噠,照樣還有袁紹可以做到這一點。

  人家袁紹出身於五世三公之名門,深孚海內士人之厚望。

  況且袁紹歷仕漢桓帝、漢靈帝及漢獻帝三朝,又沒有明顯的僭越謀逆之心,勉強算是忠心於漢室的漢臣。

  無論從哪一點來看,袁紹都要比出身於閹宦家庭、且野心勃勃的曹操強出百倍不止。

  曹操唯一的優勢,不過是為了自保而東迎天子都許而已。

  袁紹和曹操的故事,只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這句話翻譯得再通俗一些,就是:成王敗寇。

  如今,苟哥趙旻完美替代了曹操的角色,且絲毫沒有謀逆之心。因此,河北士族豪強對於改易旗幟、歸順衛府,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尤其是,無論是智取內黃城的趙雲,還是衛府領導人趙旻,都還是出身於河北的士族豪強。

  在這些河北士族豪強們看來,相比於出身河南豫州汝南郡的袁紹,還是河北常山國老鄉更加靠譜。

  總而言之,在短短三日之間,冀州魏郡的黎陽、內黃二縣,便已皆歸心於衛府。

  儘管在趙雲看來,如今已是奪取冀州、乃至幷州及幽州的最佳時機,但始終保持冷靜的苟哥趙旻還是堅持認為,如今時機仍未成熟。

  為避免自己麾下臣屬們膨脹,苟哥還特意遣斥候,向坐鎮黎陽、內黃二城的守將們發來急令:

  嚴禁他們因為太順而輕敵冒進。

  袁氏在河北有多可怕,這些土著們不清楚,苟哥這個穿越客又豈能不知?

  遑論劉備、孫權都是當世英雄,衛府一旦陷入河北的戰爭泥淖之中,這二人又豈能坐失良機?

  綜上所述,衛府若不能形成壓倒性優勢、在一年之內快速平定河北,則天下必將走向三分。

  這個局面,是苟哥最不想見到的。

  就在雲哥安撫內黃、瑜哥繼續鼎力助黎陽士族豪強重建家園、苟哥對己方臣屬可能會輕敵冒進而憂心忡忡之時…

  夏侯兄弟、仁哥,以及荀攸四人,也抵達了冀州趙國…

  沒錯,不是鄴城,也不是繁陽城,而是趙國。

  所以,瑜哥與荀攸二人碰撞出來的計策,是切斷鄴城與周邊聯繫、形成孤立及包圍鄴城之勢。

  換言之,苟哥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

  無論荀攸還是瑜哥,都未想過要一舉收復河北。

  從他們的這套策略來看,他們顯然是要與袁紹打持久戰。

  惟其如此,袁紹的主力部曲只能被迫在鄴城集結,而青州北海國也才能順利被衛府奪下。

  一言蔽之,瑜哥、荀攸二人設計的圍攻鄴城戰略,將苟哥“以戰止戰”的主導思想,貫徹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