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二百零六章 啟猥瑣發育,開中興之局12


                 魏郡內黃城距黎陽城僅有百餘里。

  以是故,在攻陷黎陽城時,惇哥才會唯恐有潰卒逃出城。

  萬幸,在惇哥、仁哥及淵哥三人相繼開無雙,近乎全殲黎陽城袁軍(有一小部分潰卒,是死於憤怒的黎陽士族豪強部曲之手)之後,黎陽城失陷的消息,一時之間並未傳出去。

  尤其是在…衛府不遺餘力助黎陽城士人、百姓重建家園的情況下。

  袁紹統治河北的基礎,固然是士族豪強。但在黎陽城破那一夜,損失最慘重的,恰恰正是黎陽城的士族豪強。

  袁軍等於是自毀長城。

  一方面是袁軍燒殺搶掠、譭棄家園;一方面卻是衛府穩定秩序、重建家園,黎陽城士族豪強如何選擇還用多說?

  更何況,衛府代表天子及朝廷,而袁紹在朝廷看來,卻是名為大漢大將軍、實為不遵從天子號令的一方諸侯。

  所以,黎陽城士族豪強選擇歸順天子及朝廷,從道義上講,乃是追隨大義。

  綜上所述,在衛府、黎陽縣士族豪強雙重封鎖消息之下,黎陽縣隔壁的內黃縣,乃至袁紹的治所鄴縣,根本不知道黎陽縣已經改易旗幟、歸順了朝廷,也就是衛府。

  注意:黎陽城,是大河之北的軍事重鎮、重要支點!

  衛府佔據了黎陽城,便代表趙旻這個苟哥可以源源不絕派出援軍至河北。

  歷史上,曹操之所以在對陣三袁時逐漸佔據主動,主要是因為曹操早早便佔據了黎陽城這座橋頭堡。

  歷史上,三袁,也就是袁譚、袁熙、袁尚這三個龜兒子之所以使黎陽城失守,呵呵,完全是因為逄紀、審配,也就是河南、河北兩派內訌!

  若非如此,以袁譚身經百戰的豐富經驗、袁軍強大的軍事實力、河北雄厚的經濟基礎,曹操怎麼可能在極短時間便攻下黎陽城這一軍事重鎮?

  蔣校長的慘痛遭遇,在歷史上又豈是孤例?

  今歲孫權不也犯了與蔣校長同樣的錯誤?其人手裡明明有一大把好牌,卻因擔心自己被麾下架空、甚至奪權而不敢打。

  言歸正傳。

  因為趙旻在正確的時機,派出了最合適的將領,打出了恰到好處的戰術,所以黎陽城順利被衛府奪下。

  如此一來…

  周瑜給趙雲獻上的上策,便有了充分施展的基礎及可能。

  荀攸、周瑜二人碰撞出的圍攻鄴城之計,也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間。

  一言蔽之…

  袁紹要倒大黴!

  要知道,苟哥吃進口中的肉,怎麼可能再吐出去?

  黎陽城、內黃城若盡皆被衛府所奪,呵呵,屆時直面衛府刀鋒的鄴城,是否仍能穩如泰山?

  就算袁紹不慌…其人又能活多久?

  而這正是苟哥高明之處。

  若苟哥當真兵臨鄴城之下,劉表一定會以為,苟哥的目標就是袁紹的河北。

  神特麼能想到,苟哥根本不想如歷史上的曹操一樣強攻鄴城,苟哥的真正目標,其實是…

  荊州!

  或者準確來說,是荊州的武陵郡及南郡。

  曹操在歷史上的覆轍,苟哥趙旻怎麼可能重蹈?

  言歸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