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九十章 善韜光養晦,圖一鳴驚人8


                 苟哥示敵以弱、驕敵之心、欲取先予之詭計,就此初步成功。

  不提已踏上歸途的淳于瓊,咱們來看老銀幣中的王牌戰鬥機賈詡。

  在賈詡一再催促之下,他與龐德僅僅用了三日,便經上黨郡之南、河內郡的野王縣(今焦作地區沁陽市)渡河,經河內郡,以及河南郡的洛陽、偃師、滎陽趕回了距壺關七百餘里的許都。

  此時,實則為淳于瓊離開許都的第三日。

  在這三日之中,趙旻因要急於部署所謂“未安”的涼州、益州來年工作計劃,而忙到焦頭爛額。

  所以,當賈詡回到許都之時,趙旻仍在忙碌不休。

  儘管如此,當趙旻得知賈詡、龐德終於歸來之後,還是放下了手頭上的所有工作,親自走出衛府大門迎接這二人。

  趙旻心中…實則異常激動。

  如今,他麾下急需一個智力絕頂、兼且深諳人性、更擅長玩陰謀詭計的高手…

  好吧,苟哥雖然就是如此高手,但怎奈何一人計短、二人計長,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就算是陰謀詭計的火花,那也需要思想碰撞來激發。

  於是乎,苟哥對賈詡、龐德二人的歡迎,可謂熱烈至極。

  注意,這可是賈詡、老銀幣中的王牌戰鬥機賈詡。

  以是故,賈詡在受寵若驚之餘,便忍不住膽戰心驚。

  啊這…主公竟對老夫如此禮遇…此事絕不尋常!其中必有蹊蹺!

  賈詡在略作思忖後,很快便把握到了其中哏節兒:

  袁紹!

  賈詡高明便高明在此。

  其人雖已洞悉,趙旻如今對其人如此禮遇的關鍵所在,但這年近花甲的老頭兒仍然誠惶誠恐。

  “主公,詡已再三反思大散關時之大錯,今後必為大業而摒棄小節,請主公寬恕詡之重罪!”

  趙旻微微一怔,這才想起…哦對,老子最初時不是因為龐德稚嫩才派賈詡過去相助,而是為了流放這老狐狸!但是…

  且慢!這老狐狸當時犯的什麼過錯來著?且容老子好好想一想!

  好吧,苟哥早已忘得一乾二淨,賈詡在大散關之時到底犯的什麼錯。

  苟哥苦苦思索,一時之間卻不得其解。

  當然了,這絲毫不妨礙苟哥的表演。

  只見苟哥笑著揮揮袍袖。

  “若非文和先生提及此事,我早已將其忘懷。文和先生牢記此前車之鑑即可,自今日起,文和先生官復原職,至於守禦壺關之功,我稍後必為先生討賞。”

  苟哥既然想不起自己究竟因何懲罰賈詡,便索性對此隻字不提。

  其實,苟哥當初之所以懲罰賈詡,主要是因為賈詡幫張既說了幾句話。

  而張既,犯下因自作聰明而失職之罪。

  趙旻提拔張既為右扶風,實則存了讓張既看管馬騰嫡子馬休之意。

  可結果呢?

  馬休在大散關野心膨脹、大肆招攬雜胡部曲,而張既卻猶在自作聰明。

  其人對此不但不加以提防,反而暗中支持。

  張既錯誤地以為,趙旻是想要在涼州以胡制胡,馬休只是趙旻的白手套。

  然而,始終身在涼州、三輔之間的張既,並不知黃祖在野心膨脹之下,對荊州、揚州十餘郡造成了多麼嚴重的破壞。

  有黃祖這個反面典型作亂在前,趙旻怎麼可能不對同樣滋生出野心的馬休暴怒?

  萬幸夏侯惇和曹仁都是勇將,前者政治智慧還極高,二人及時出手斬下馬休狗頭,這才將禍患消弭於萌芽之中。

  張既養虎為患,也曾讓苟哥生出殺心。

  但苟哥之所以最終未殺張既,是因為苟哥麾下缺乏人才,而且張既雖有罪,卻罪不至死:

  張既只是自作聰明,並非與馬休同流合汙,其人思考問題的出發點沒有任何問題。

  當然了,最關鍵的是,有歷史上“身懷利刃、殺心自起”的曹老闆這個前車之鑑,苟哥才得以及時止息殺念。

  賈詡這個老狐狸同樣返了自作聰明的錯誤。

  其人錯估了趙旻的心思,想為趙旻遞上臺階,因此幫張既說了幾句好話,結果…

  賈詡拍馬屁拍到了馬腿上。

  呵呵,賈詡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活該其人倒此大黴。

  這件事,在胸懷中亞、華夏、東南亞萬里河山,以及海上絲綢之路無邊汪洋的苟哥心中,只是小事一樁,所以其人早已將此事遺忘。

  賈詡察言觀色、並暗中揣摩一番苟哥的心理後,心中登時大大鬆了口氣。

  於是其人還禮、自謙一番之後,便悄悄後退一步,讓出…

  其人身後,猶在躬身行禮的龐德。

  趙旻順勢扶起龐德,溫言勸勉、並表揚其人守禦壺關有功後,便復又看向賈詡。

  賈詡不待比自己猶要陰狠十分的腹黑主公趙旻開口,便主動躬身作揖。

  “主公,關於河北之策,詡有一拙計,權做拋磚引玉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