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七章 公孫度來信,劉玄德認慫5


                 這幾名斥候,在馬超不按套路出牌、毫不講理的疾馳奔襲之下,犯了致命錯誤。

  他們本能地向著己方的營寨衝去。

  等到他們反應過來、欲折向繞彎子之時,已然來不及…

  衛府鐵騎的戰馬皆是滿寵精挑細選而出的涼州駿馬,無論其馬力還是馬速,又豈是缺馬的劉備軍可比?

  於是乎,僅僅不到十分鐘內,馬超便不但追上了這幾名斥候,而且依稀看到了密林之中若隱若現的營寨。

  馬超登時大喜。

  處於軍陣中心的劉曄,也忍不住撫須自得。

  結果證明:他所提出的循水而探之策略,完全沒有問題。

  小馬哥只是性子過於急躁、缺乏足夠耐心罷了。

  劉曄正思忖間,馬超已經超越了那幾名斥候、直奔敵軍營寨而去。

  劉曄卻並未出言阻止馬超。

  因為這是最正確的應對方式。

  伏兵固然隱藏得極好,但馬超同樣出現得毫無徵兆。

  劉曄放緩馬速,默默聽著衛府的涼州鐵騎高聲呼喝、默默看著他們衝向伏兵營寨,心中卻在算計此地距丹徒城到底有多遠。

  很快,劉曄便得出一個令他頗感意外的結論:

  此地緊挨著隔壁丹徒縣,距丹徒城甚至不足五十里!

  換言之,若此伏兵急行軍,僅半夜便可衝到丹徒城下!

  那麼問題來了,劉備為何在此地設伏?

  此伏兵的戰略作用又是什麼呢?

  很快,大戰略家劉曄便得出一個其人原本意想不到的結論。

  於是…

  劉曄對趙旻更加佩服。

  然而,驟然響徹雲霄的喊殺聲打斷了劉曄的思緒。

  劉曄此刻已顧不得再多想,當即催動馬速,如先前在武都郡時一般,在一旁觀戰的同時,思索起應敵之策。

  此番兩軍交鋒,與馬超在武都郡對戰諸部氐人時又有不同。

  上一次,是諸部氐人提前集結、早有準備。

  而這一次,在此地埋伏的敵軍不但倉促應戰、毫無準備,而且劉曄根據此營寨的規模大致推算出:

  敵軍絕對超不過六千人、且以步卒為主。

  這其實是廢話,當今天下,漢人中除了趙旻,又有誰能如此大規模裝備騎兵?

  這一點,恐怕連袁紹都做不到!

  因為養戰馬太費糧草!

  劉曄心中鬆了口氣…

  這一戰註定將毫無懸念!

  戰事的發展,一如劉曄所預料。

  以有備戰無備、雙方兵力相近,兼且以騎兵戰步卒…

  這場戰鬥確實成了一邊倒的碾壓。

  當高速奔馳的騎兵挺起長槍,衝入倉促應戰的步卒陣型中時,長槍裹挾著強大的動能刺向步卒,加以戰馬無情地踐踏…

  一時間血花腦漿四濺、殘肢斷臂紛飛,這是一場絞肉機般的慘烈戰鬥。

  位於後列的步卒們強行忍住欲作嘔之衝動,豁出全身力氣…四散奔逃。

  這簡直是一定的!

  他們不逃跑,難道還上趕著將自己變成足以拌餃子餡的肉醬不成?

  涼州鐵騎不理會那些四散逃亡的潰卒,他們繼續無情地收割陷入包圍的敵軍性命。

  這個場面太過於血腥,劉曄不忍心再看下去。

  反正勝負已定,劉曄索性策馬進營、去尋馬超。

  此時的馬超一馬當先,不管不顧自己部曲對敵軍的殘酷屠戮,而是在營中四處尋找著這支敵軍的主將。

  一切皆在趙旻預料之中:指揮兵卒在此設伏之主將,正是被劉備緊急抽調至江東的魏延。

  魏延也是倒黴。

  他本來好端端地駐守交趾蒼梧郡,卻被劉備緊急調至此地。

  調到此地亦無妨,以魏延之武藝及勇猛,其人確實勝任埋伏任務。

  但是!

  魏延不該沉不住氣。

  伏兵就要有伏兵的自覺,魏延若老老實實苟下去,即便被馬超探查到,也不至於如此毫無防備。

  魏延錯就錯在:

  在馬超給自己部曲鼓舞士氣之時,魏延不應該派出斥候前去查探,結果其人反而因此而意外暴露。

  值此危機時刻,魏延倒也了得。

  其人見己方步卒被敵軍無情殘殺,卻不急於逃跑,而是喚來自己的親軍司馬,以及正六神無主的另外兩名軍司馬。

  魏延向自己的親軍司馬高喝。

  “我暫且攔住敵軍主將,你速速收攏潰卒徑直投奔主公,不得有誤!務必告知主公,趙從文而今既已至此,則事不可為也!”

  馬超這支騎兵的身份一點兒都不難猜:

  普天之下,能派出如此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之鐵騎者,舍趙旻之外,尚有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