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四十六章 公孫度來信,劉玄德認慫4


                 趙旻先向太史慈還禮後,復又向周瑜抱拳。

  “兄長,弟以為,我等當混淆張翼德視聽,宜先向東而行,待脫離張翼德視線之後再折向西行,不知兄長以為如何?”

  周瑜先是頷首稱善,旋即蹙眉道。

  “只不知從文欲率兵馬幾何?”

  趙旻不假思索道。

  “此番我等赴丹陽蕪湖之後,便應儘速趕赴許都,故我欲盡遣兵馬隨行。”

  說著,趙旻看向太史慈。

  “子義兄長亦應早作準備、儘速與我二人會合方可!”

  太史慈呵呵一笑。

  “此事但憑從文安排!”

  趙旻笑著頷首後,最後看向仍處於震驚之中的趙賁。

  “阿賁,你且隨我同行,待劉玄德接旨承諾退兵之後,你須儘速趕赴此地,與子義將軍一同趕往丹徒城。”

  趙賁忙不迭躬身抱拳。

  “少君放心,僕必快馬加鞭,然則,若子義將軍處有急事又當如何?”

  趙旻只恨這時代沒有無線電,讓他發不成電報。

  趙旻略作思忖之後道。

  “阿賁,你喚阿旭前來!”

  在這不可能有無線電的時代,趙旻也只能靠跑腿來傳遞情報。

  趙旭實則就守在門外,聞得趙旻此言,趙旭當即站到門前、躬身抱拳。

  “少君有何吩咐?”

  趙旻朗聲道:“阿旭,你速速遣斥候…不!你親自趕赴會稽郡山陰城,喚回陳府君等人,在錢唐城等候我軍令。”

  趙旭再次抱拳。

  “諾!”

  劉備既然不在山陰城,陳登、陳矯等人苦等也無用,不如干脆趕到錢唐城,他們在此地,至少還能幫太史慈拿拿主意。

  至於目前尚在丹徒城的太史慈之子太史享(演義中名為太史亨,實則為太史享字元復),趙旻根本就不擔心。

  以孫權之聰慧,其人怎麼可能為難太史慈、周瑜二人?

  安排妥當一切之後,趙旻看向周瑜。

  “公瑾兄長,事不宜遲,你我應速速啟程!”

  周瑜作揖道:“從文,請!”

  說走就走,周瑜是真乾脆!

  太史慈、趙旻、趙旭和趙賁其人忍不住莞爾一笑。

  事關自己老家之安危,周瑜肯定比趙旻著急。

  趙旻笑著向太史慈抱拳。

  “有勞子義兄長守城。”

  太史慈同樣笑呵呵抱拳還禮。

  “此地有某坐鎮,張翼德不敢造次,從文但去無妨。”

  趙旻點齊兵馬、與周瑜二人兜圈子避開張飛等事…在此皆不再贅述。

  總之,經過一番周折之後,二人繞道成功、折向西行。

  疾馳之中,周瑜終於忍不住問趙旻。

  “從文焉知劉玄德在蕪湖?”

  趙旻笑道:“公瑾兄長,弟僅為猜測耳,弟實不知劉備而今究竟在何處。”

  苟哥一如既往地苟。

  所以周瑜啞然失笑,換了種方式問趙旻。

  “也罷,從文為何猜測劉玄德在蕪湖?”

  趙旻這才作答。

  “七月初弟尚在大散關之時,便曾遣斥候向劉備修書求和。

  其後弟至襄陽破解劉備奸計之後正欲啟程,恰好在沔水之畔重逢為劉備傳書之斥候。

  斥候稱劉備彼時正在柴桑調兵遣將,其人彼時收到書信後未作任何表態,僅令斥候速速離去。”

  周瑜輕笑一聲。

  “彼時劉玄德正志得意滿,又豈肯輕易退兵?”

  趙旻笑著頷首。

  “正是如此。以是故,弟料定劉備必不願輕易放棄此次行動,而孫權既已封鎖廬江郡至丹陽郡之江面,則劉備惟有陸路一途耳,弟苦思之後,猜測劉備應在蕪湖。”

  周瑜略略思考後又提出新的疑問。

  “然則…從文可有把握勸劉玄德退兵?”

  趙旻失笑。

  “兄長有所不知,非弟勸劉備退兵,實是劉備不得不退兵也。

  如無意外,甘興霸、荀公達不日將至江夏下雉,此外,關雲長亦將危矣。若劉玄德再不退兵,嘿嘿,休要說廬江郡,便是會稽郡亦將得而復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