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一十四章 襄陽收虎臣,益州定乾坤2


                 趙旻心中再次生出一種怪異的錯亂感。

  在這個時空,他取代的是曹操之位,所以…

  諸君不妨試著想象一下,實力與日俱增的劉備,乘勝對孫權死纏爛打,而漸漸落入下風的孫權…

  居然找曹操求援!

  啊這…

  趙旻默默吐槽:

  而且…孫十萬你被關羽欺負…好吧,歷史上孫十萬確實被關羽欺負過…可你…

  好吧,你見家長也沒毛病。

  趙旻心中只覺無比詭異。

  甩開心中這錯亂的思緒後,趙旻反覆思索,劉備是否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想法及可能。

  只聽龐統道。

  “主公放心,孫仲謀在廬江郡屯駐兩萬大軍,由韓義公、黃公覆、陳子烈坐鎮大江沿岸,應不會有大礙。”

  趙旻默默在心中計算劉備的兵力、將領及現有部署、佈局,漸漸放下心來。

  劉備發育時間終究太短,而孔明一生唯謹慎,兼且劉備又是堅韌不拔、極有耐心的性格,加之劉備如今分兵於交趾四郡、荊州桂陽郡、揚州豫章、會稽二郡…

  綜上,趙旻心中篤定:以劉備、諸葛亮的性格,以及劉備散佈於各處之兵力,劉備必然不會再冒險攻廬江郡。

  更何況,孫權的能力豈容劉備小覷?

  一念及此,趙旻頗有些無語。

  關羽兵鋒直指吳縣,你孫十萬不想辦法迫使其人退兵,求什麼援啊!

  你懂不懂什麼叫遠水不解近渴?

  趙旻心中好氣又好笑。

  孫權此舉,像極了小孩兒被欺負之後找大哥幫忙…

  好氣歸好氣,趙旻還是不得不為孫十萬做主。

  “士元,有勞你為我代筆,如是書:

  玄德叔父別來無恙?故吳侯乃小侄兄長,江東乃亡兄之基業、小侄不可坐視江東易主而不理。

  是故,小侄請叔父以蒼生為念、及時止息兵戈,會稽郡苛政猛於虎,有勞叔父代天子施德政牧守,吳郡、丹陽、廬江三郡,小侄必勒令揚州牧仁政愛民,不勞叔父掛懷。

  叔父退兵之高義,小侄頓首行禮。叔父素來仁德弘毅、寬以待人,小侄旻思及叔父之德,臨書涕零,不知所言。”

  龐統取來紙筆,“唰唰唰”一揮而就。

  荀攸微微動容,向趙旻作揖。

  “主公為孫仲謀,竟如此謙卑恭謹?”

  誠然。

  趙旻寫給劉備的這封求和書,字裡行間將姿態擺得極低、兼且言辭頗為懇切。

  趙旻微微一笑。

  “公達先生,事關亡兄開創之基業,故我不得不為之。”

  旋即,趙旻正色道。

  “公達先生,我已知張公何以要求我儘速赴襄陽也。”

  荀攸方才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是以其人頷首。

  “劉玄德恐與劉鎮南密謀,主公的確不可不防。”

  這時,剛剛寫好書信的龐統放下毛筆,向趙旻作揖。

  “主公英明,劉玄德之所以始終在山陰城,蓋因其人慾掩人耳目、暗度陳倉,某恐其人應已暗中遣使赴襄陽矣。”

  這智力超群的三人,因同時察覺到種種蛛絲馬跡之故,不謀而合。

  趙旻取出自己太子太傅的紫綬金印,將其鈐蓋至書信上後、霍然起身。

  這個細節,信息量極大。

  荀攸、龐統二人暗暗點頭。

  衛將軍殺伐之氣過重,這種書信,還是鈐蓋太子太傅之印更加合適。

  趙旻向二位心腹謀士抱拳。

  “時日不早,公達先生、士元,二位早些安歇!明日卯時,我等再至此議事。”

  趙旻已經想通:欲解江東之亂,僅憑這封書信顯然遠遠不足,目前解決之道,惟有趙旻赴襄陽破劉備暗中之謀、迫使劉備收回關羽、張飛兩路兵馬一途。

  換言之:

  張裕雖然不是糟老頭子,但他算得是真準啊!

  趙旻打定主意,決定讓張裕這個老丈人為自己算一算,自己何時才能一統北方、騰出手來收拾劉備,捎帶腳解決孫權。

  這大好河山,決不能三分!

  這千萬生民,亦決不可再飽受戰亂荼毒!

  滿懷雄心壯志,趙旻在趙虎、趙旭二人陪同下,昂首挺胸走進後院。

  然後…

  柔情似水的兩位佳人卞妤、依嘉娜麗便迎上前來、向她們的夫君盈盈一禮。

  “夫君,夜已深,請早些安歇。”

  言罷,二女聯袂而去,徒留趙旻一人在風中凌亂。

  趙旻看了看正努力憋著笑的趙虎、趙旭二人,心中忍不住暗罵:賊你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