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七十一章 戰事如接踵,英傑志在胸1


                 苟哥猶在一邊率軍疾馳、一邊暗暗觀察伏兵營地之時,夏侯淵已挺起長槍,高喊著“殺”,策馬狠狠撞入伏兵營地。

  苟哥當即高揚起手,令兵卒即刻勒馬止步。

  苟哥已經察覺到:

  這片營地之中的伏兵,為數甚多!

  苟哥勒馬站在這處高地之上,蹙眉眯起俊目,冷冷觀察著敵我形勢。

  誠如苟哥所料,這支伏兵,正是那隱忍如勾踐的烏孫國主暗中遣數十使臣、快馬加鞭召集而至。

  其中不僅有各地烏孫人集結組成的四萬餘騎兵,還有康居國主暗戳戳派出的兩萬精銳。

  書中暗表:這支康居精銳本來的目標,實則是大宛國王城。

  西域諸國之間,細作極為活躍,大宛國主遣班歸赴大漢之事,在康居國乃至周邊數國,已不是秘密。

  何況班歸早在正月初三隨夏侯惇、曹仁二人啟程之時,便已遣心腹先一步日夜兼程趕回大宛國…

  班歸當然是想勸自家國主第一個歸順趙旻,以爭取大宛國在二關、乃至西域的利益最大化。

  歸根結底,班歸仍是大宛國土生土長、追逐利潤的商賈。

  但如此一來,大宛國西側的康居國,便也提前得知了此事。

  在趙旻在二關建立互市之後、介入西域之前的這大半年間…

  地處後世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的康居國,由於扼住了大秦(剛剛經歷內亂、此時正由亂轉治的羅馬帝國)、安息國向東的咽喉,因此而獲取了大量的外匯及東西方貿易順差。

  安息國曆史已被西方雙標狗篡改得面目全非,但無所謂,我們還有《史記》和《漢書》!

  根據這兩部信史可知…

  安息國絕非帕提亞(根據《史記》中張騫的講述,帕提亞根本不曾存在過),而是與康居、大夏、大月氏、大宛風俗相近的國家。

  另外再提一句,“波斯”之名,起源於隋唐時代的波斯匿王,也就是說從,西元前直至西元后六世紀,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存在過“波斯”這個國家。

  此外,大夏(今阿富汗)也沒有被大月氏(身毒)滅亡,而是始終共存。他們兩者間的關係,大抵與大漢、西域之間類似,屬於宗主國與附屬國的關係。

  結合身毒國(西漢對印度國的官方叫法)的音譯,我們不妨再發散思維聯想一下:

  西漢大探險家、曾親自去過西亞的張騫筆記中的安息、條支,像不像亞細亞(asia)、大食的音譯?

  張騫肯定不敢亂起名字,因為彼時安息國與大漢來往密切,甚至安息王子還曾赴長安定居…

  張騫若敢亂起名字,一定會引發國際糾紛、造成外交風雲。

  再簡言之,如此說來,那什麼人類起源的“伊甸園”,實則是安息人和阿拉伯人(阿拉伯半島的條支人,即大食人)建立?

  西方慣愛造假的雙標狗們,呵呵!

  那大肆吹捧“伊甸園”、大肆詆譭女媧和伏羲、洗白鴉片戰爭、為資本數典忘宗、極度無恥的狗腿子某某天教授,呵呵呵呵呵呵!

  其實,東西方歷史之所以對應不上…歸根結底,這事兒還是得怪咱們的老祖宗們。

  咱們的老祖宗們太喜歡記錄歷史,這讓亞歷山大大帝壓力山大。

  言歸正傳,咱們再說回東方文化、非狗屁帕提亞的康居國。

  康居國因敦煌郡二關之故,吃到了東西方貿易的巨大甜頭,加之康居國有儲存量巨大的金礦(烏茲別克斯坦金礦儲量高居世界第四,是真正意義上的金磚國家),所以,康居國最不願大漢介入西域事務。

  因為如此一來,康居國便很難再繼續壟斷市場。

  尤其是在…康居國的東鄰居、地處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大宛國,同樣可享受這份壟斷紅利的情況之下。

  以是故,康居國主便想先出兵狠狠教訓一番不聽話、不乖巧、妄圖挑釁自己西域霸主權威的小老弟:大宛國。

  在這之後,康居國主也不介意向大漢亮一亮肌肉,提醒大漢西域到底是誰說了算。

  由是故,康居國王派遣兩萬餘精銳騎兵赴鄰國大宛國。

  當兵發大宛國的兩萬餘康居精銳騎兵,遇到前來大宛國求援的烏孫使臣時…

  便有了如今這支出現於大宛國、烏孫國邊境的伏兵。

  根據班固的《漢書》記載:

  烏孫國,大昆彌治赤谷城,去長安八千九百里。戶十二萬,口六十三萬,勝兵十八萬八千八百人。

  相,大祿,左右大將二人,侯三人,大將、都尉各一人,大監二人,大吏一人,舍中大吏二人,騎君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