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十五章 中原諸業盛,衛府復出徵5


                 小喬同樣不假思索道。

  “阿姊,妾曾反覆算過,公瑾徵三百護衛,出絹兩萬匹便足矣。公瑾可湊出七千匹絹,妾尚需一萬三千匹絹。”

  兩萬匹絹,摺合後世軟妹幣為六百萬左右。

  也就是說,每名兵卒需要花費大約兩萬軟妹幣,而小喬還需要向大喬借三百九十萬左右軟妹幣。

  所以,小喬猶豫良久都沒好意思開口,最後還是在大喬一再追問之下方才囁嚅著說出來。

  漢末的生產力極不發達,而手工業又具備一定的技術門檻,因此百工業皆由專門的匠人擔任。

  這些匠人,在兩漢一般任職於官營工坊。

  而官營工坊的主要服務對象,便是當時的統治階層。

  然而,隨著漢末動亂,人口銳減,大量都邑荒蕪廢棄。官營手工業遂遭遇毀滅性打擊。

  匠人大量逃亡,或死於兵禍,或淪為戰俘。

  孫策在建安四年(西曆199年)討伐廬江,繳獲了袁術、劉勳的部曲以及百工,合計三萬餘人。

  百工的存在,亦可證明匠人在漢末喪亂中已經星散各地,再不復當年的規模。

  (孫策)自與周瑜率二萬人步襲皖城,即克之,得(袁)術百工及鼓吹部曲三萬餘人。

  摘自《江表傳》

  因此,趙旻去年年底建工坊時便頗困難,同理,軍械打造也絕非易事。

  趙旻以穎川、弘農二郡各士族郡望的鐵器工坊為基礎,已經初步建設出金屬冶煉、鍛造加工的產業鏈,但江東還差得遠。

  趙旻當然知道,在丹陽郡哪裡有儲量豐富的鐵礦,這鐵礦應如何開採,但這個苟哥又怎麼可能告訴孫權?

  苟哥若沒有受傷、孫策若未意外身亡,或許此時兩家已經聯合開採出那個大鐵礦中儲量豐富的優質鐵礦:磁鐵礦。

  但如今,呵呵。

  誰讓趙旻非常不喜歡孫權呢。

  反正穎川郡和弘農郡都不乏鐵礦。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在這漢末亂世,除了趙旻,還有誰能養起數千名具甲重騎?

  綜上所述,因產鐵量有限、百工又遠不復昔年之興盛,是故江東募兵、養兵的費用極高。

  也因此,小喬才會憂心不已。

  小喬講述完畢後幽幽一嘆。

  “阿姊不必心憂,妾先為公瑾招募百名部曲,待公瑾得孫使君賞賜之後再徐徐募兵便是。”

  言罷,小喬隻字不提借錢之事。

  大喬卻再次噗嗤嬌笑。

  “阿妹勿憂,阿姊請從文為阿妹備齊三萬五千匹絹如何?”

  三萬五千匹絹,便是軟妹幣1050萬左右,可招募五百餘名精銳親衛。

  這點兒錢,對趙旻而言不過九牛一毛,若大喬提起此事,趙旻一定會毫不猶豫答應大喬。

  
  小喬卻愕然。

  大喬緊緊握住胞妹的玉手,深情道:“阿妹,阿姊盼你與公瑾白首偕老,勿要似阿姊這般坎坷。”

  小喬喜極而泣,姊妹花緊緊相擁。

  衛府大堂。

  因與劉備的使臣不熟,趙旻並未與他們私聊,劉表的使臣劉先則更無必要。

  趙旻與眾人不冷不熱地客套幾句後,便揮了揮袍袖。

  陳到、劉琰、劉先識趣告辭。

  張郃辛評二人,也緊隨其後離去。

  劉備、劉表及袁紹的使臣離去後,趙旻笑著執起太史慈、周瑜的手。

  “子義兄長、公瑾兄長,隨我至書房用茶,稍後二位兄長定要多飲幾杯薄酒。”

  趙旻饞這二人,不知已饞了多久。

  何況周瑜如今也算是趙旻的連襟兒、太史慈更是對趙旻有授藝之恩。

  三人正向書房走去,迎面便撞見了那對姊妹花。

  大喬興沖沖地迎上前。

  “夫君!”

  大喬這聲軟軟糯糯的稱呼,讓趙旻一身骨頭盡酥。

  其後,大喬又向太史慈、周瑜二人盈盈一禮。

  最後大喬毫不避諱這二人,向趙旻甜甜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