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十四章 中原諸業盛,衛府復出徵4


                 趙旻知道瑜哥要說的是什麼事,於是其人抬起雙手製止了瑜哥。

  “公瑾兄長勿要開口,你等若可先一步平定山越、鎮撫會稽郡,則劉備必將望而卻步,以攻伐交趾為先。”

  沒錯,瑜哥要說的,正是請趙旻助孫權抵禦劉備之事。

  但趙旻又怎麼可能答應瑜哥?

  趙旻未來一兩年的戰略重心在西北和荊州,不在河北,更不在江東和交趾。

  西北方那大賺特賺外匯的西域自不必多提。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這是典型的用武之地,也是典型的貿易要津,趙旻絕對不允許此地被劉表長久佔據。

  打仗離不開經濟。

  還拿孫吳的授兵制為例。

  “諸小將”中的呂蒙,為了給部曲置辦新衣服,竟然需要“賒貰”,即借錢養兵。

  其困頓可想而知。

  (呂)蒙陰賒貰,為兵作絳衣行縢。

  摘自《吳書之呂蒙傳》

  偏將軍陳表,是故將軍陳武(江表十二虎臣之一)之子,還算有些家底兒。

  陳表代父“領兵五百”,不料為了供養這五百甲士,陳表竟然散盡家財,乃至自己死時,家裡連房子都沒有,“妻子露立”。

  太子孫登實在看不下去,自掏腰包給陳表家蓋了房,總算解決了陳氏族人飢寒交迫的困窘。

  (陳)表以父(陳武)死敵場,求用為將,領兵五百人。

  (陳表)家財盡於養士,死之日,妻子露立。太子(孫)登為起屋宅。

  以上皆摘自《吳書之陳表傳》

  豢養五百兵馬,已然如此痛苦;

  更高級別的授兵者,其財政壓力也就可想而知。

  對授兵將領而言,不僅募兵的開銷需要自費,就連兵器鎧甲,也得自行解決。

  “長不盈七尺”,即身高不到的一米六的朱然“其所文采,惟施軍器”、賀齊“兵甲器械,極為精好”,可知鎧甲兵器均是自制。

  (朱)然長不盈七尺,氣候分明,內行脩絜,其所文采,惟施軍器,餘皆質素。

  摘自《吳書之朱然傳》

  (賀)齊性奢綺,尤好軍事,兵甲器械極為精好,所乘船雕刻丹鏤,青蓋絳襜,幹櫓戈矛,葩瓜文畫,弓弩矢箭,鹹取上材。

  摘自《吳書之賀齊傳》

  賀齊的錢從哪兒來?

  呵呵,很簡單,就是搶!

  黃蓋“善於養眾”;

  甘寧“厚養健兒”;

  韓綜“親戚姑姊,悉嫁將吏”乃至“所幸婢妾,賜予親近”…

  這些其實都是授兵制的必然結果。

  (甘)寧雖粗猛好殺,然開爽有計略,輕財敬士,能厚養健兒。

  摘自《吳書之甘寧傳》

  (韓綜)盡呼親戚姑姊,悉以嫁將吏,所幸婢妾,皆賜與親近。

  摘自韋曜《吳書》

  趙旻如今麾下,加上涼州馬騰,諸曹、夏侯氏,以及甘寧的部曲,已有近十五萬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