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二百零四章 離別淚濛濛,何去太匆匆4


                 清晨,歷陽山野仍秋雨綿綿。

  劉備的中軍大帳內,此刻一片寂然。

  原因顯而易見…

  孫策冰涼的屍體,此刻正安放在棺木之中、擺放在眾人面前。

  孫策…終於還是難逃命中註定的這場大難。

  許昭正跪在孫策的棺木之後,雙手高舉著孫策的絕筆書信,淚流滿面。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對孫策之死,許昭最後雖極不情願,但其人別無他選。

  許昭肩上,擔著祖郎、嚴白虎和許貢的血海深仇。

  許昭可以原諒孫策,但他不能辜負肩上擔著的忠義…所以,他最終還是不能不咬緊牙關、含淚拔劍。

  何況孫策死得頗為豁達坦然。

  或許,孫策在殺祖郎、錢銅、鄒他、嚴白虎時;在殺吳郡名士陸康、高岱、王晟、吳郡太守許貢時;甚至在滅會稽大姓周氏、盛氏滿門之時…

  孫策便已料到自己將來會有這麼一天。

  太史慈臉色無比鐵青,其人幾次三番握緊腰間環首刀,最終還是忍住,並未對許昭出手。

  周瑜本就白淨的俊臉,此刻顯得格外煞白。

  “你便是昔年許貢之門客許昭?”

  許昭哽咽道:“正是,某實不應向吳侯動手,然則…某亦有不得不動手之苦衷。吳侯所交待之後事,盡皆在此!某今不願苟活於世,要殺要剮,悉隨尊便。”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言罷,許昭將手中高舉之絕筆信向前一遞。

  劉備長嘆一聲,向關、張二人打了個手勢後,三人默默退到一旁。

  顯而易見,劉備既是在避嫌,也是在為孫策的遺囑做見證…

  劉備如今有這個資格,而且其人絕對值得江東群臣信任。

  孫策的三弟、今年十八歲的孫翊孫叔弼含著熱淚接過絕命信,順勢用馬鞭狠狠抽了許昭一鞭子,並惡狠狠罵了許昭一句。

  “狗賊!”

  吳景勸道:“阿翊,休得無禮,且打開信念來聽聽。”

  孫翊一邊流淚,一邊用顫抖的手打開孫策的絕筆信,也就是遺囑。

  趁孫翊打開遺囑之時,吳景特意強調一句。

  “玄德、雲長、翼德,你三人萬萬不可迴避,老夫需你等作證!”

  旋即,吳景鬚髮皆張、威風凜凜地看向許昭。

  “許昭!此信確為阿策親筆所書?且阿策確未受你逼迫?”

  許昭二話不說,抹了把眼淚後,其人便抽出藏於靴中的匕首,“嚓”一聲切掉自己的左手半截尾指。

  其人面不改色,不管不顧自己猶在滴血的半截尾指,向吳景頓首行禮。

  “吳將軍,某可在吳侯面前保證,此數封書信皆為吳侯獨立書寫,且無任何人驚擾吳侯。如某有一字虛言,教某七竅流血而死!”

  孫翊聞言,反而不敢繼續打開其人大兄的書信。

  孫翊將書信恭恭敬敬交給舅父吳景。

  吳景嘆了口氣,接過書信後將其展開公示,並抖了抖自己的袍袖。

  “諸君請看,老夫袖中別無旁物,此書信確為阿策筆跡,且一氣呵成、字跡工整,應無旁人逼迫。”

  眾人略略看了一眼後,紛紛頷首行禮。

  “有勞揚武將軍。”

  吳景再次嘆了口氣後,方才語氣哽咽地念出孫策的這幾封絕筆信。

  這幾封信的大致內容,與孫策、許昭二人交談的內容大致相同。

  多出來的不同之處,是孫策將豫章郡交由劉備管轄。

  當然,這是有條件的。

  條件便是劉備務必與江東締結盟約、彼此守望相助、不得相互攻伐。

  至於其餘幾點…

  大意如下:

  一是由孫權接任吳侯之職,繼續代天子管轄江東;

  原文為:

  
  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仲謀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仲謀。

  二是將年方弱冠的孫權託付於張昭、周瑜二人。

  原文為:仲謀內事不決問子布,外事不決問公瑾。

  三是孫權親自赴許都,與趙旻面談之後,接吳老夫人等家眷回江東,留大喬與孫紹、孫策的三個女兒在許都…

  大喬改嫁趙旻為妾,孫紹和孫策的女兒則交給趙旻、大喬撫養成人。

  第四,是孫策責令孫權勿忘孫堅之志,盡力保全江東;孫河、孫賁、孫翊等等等等孫氏子弟,要盡心盡力輔佐孫權。

  最後一點,則是令許昭投效江東、戴罪立功,為孫權招募丹陽精兵、出謀獻策、輔佐孫權治理江東。

  至於如何對待淮泗士族、江東士族,孫策隻字未提。

  既然孫權“舉賢任能,各盡其心”這一點比孫策強,孫策便不再要求孫權如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