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二百零三章 離別淚濛濛,何去太匆匆3


                 許昭終於懂了。

  孫策雖為胸無點墨的一介武夫,但其人對大環境的敏銳感知,確實遠超天下同儕。

  單論這一點,孫策甚至猶在曹劉之上。

  相對於始終糾結扶漢還是篡漢的曹老闆,以及胸懷大志卻屢屢受挫的劉幫主,孫策的所作所為,可謂目的明確、態度堅決。

  因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使命。

  如果說孫堅的使命,是通過攻伐天下,為孫策組建班底、創立威名;

  那麼孫策的使命便是“誅戮名豪,威行鄰國”。

  但話說回來,孫策還是遠不及有上帝視角的苟哥趙旻。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當然了,許昭並不清楚,趙旻有上帝視角這一點。

  於是乎,面對孫策此問,許昭只好頷首。

  “江東孫氏雖出身於揚州吳郡,然而於揚州士人而言,孫氏無異於外來劫掠之客,是以,孫氏終需鎮壓江東士族,方可穩固局勢。然則…無論如何,孫策你手段過於酷烈,此誠所謂過猶不及也。”

  孫策灑然一笑。

  “許昭,我今日方知,你才華不遜於子布。誠然如此,是以我自去歲起便已改變策略。今後,孫氏將籠絡江東士族,而非一味攻伐逼迫。”

  言罷,孫策昂然起身,言辭變得更加懇切。

  “許昭,聽我一言,你不應隱於市井之間,而應盡展所能於朝堂。江東而今百廢待興,正是用人之時,你應儘速趕赴丹徒城,輔佐我二弟仲謀。”

  許昭也霍然起身,向孫策深施一禮。

  “吳侯之言,某銘記於心。”

  在不知不覺之中,許昭對孫策的稱呼已經發生改變。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孫策慨然長嘆。

  “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仲謀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仲謀。

  阿旻所言極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許昭,請動手!”

  孫策託孤之意已極為明顯…

  儘管其人的野心也由此暴露出來…“以保江東”,江東可是孫氏所有?

  但不知為何,許昭此刻竟已淚流滿面。

  其人語氣哽咽起來。

  “吳侯還有何言,請一併說出,某必代吳侯轉達。”

  孫策躬身抱拳還禮。

  “煩請君轉告仲謀,內事不決問子布、外事不決問公瑾。此外,我死後…”

  一言及此,一向灑脫不羈、勇毅果決的孫策,語氣竟然也哽咽起來。

  “許君,我死後…令大喬改嫁阿旻為妾,阿紹及我三名女兒,煩請阿旻代為撫養!如此,我方可瞑目也!”

  事到如今,唯二能讓孫策割捨不下的,恐怕也只有大喬和其人的嫡子孫紹。

  許昭的視線已被淚水模糊,其人甚至已哽咽到口不能言,只能連連頷首。

  孫策深吸一口氣,再次開口時,其人已經恢復如常。

  “許君乃義士,必不負我所託,我尚有一事須勞煩許君。許君既為丹陽人,又曾為祖郎麾下,此後,我江東軍須多招募丹陽兵卒,此事我便託付於卿!卿可否從我之請?”

  孫策值此關頭,仍擔心孫權不足以撐起大局,是以其人想從加強軍事力量方面著手,“以保江東”。

  許昭淚如雨下,連連頷首,泣不成聲道:“吳侯放心,昭必如吳侯所願!”

  孫策鬆了口氣,淡淡一笑。

  “卿可有文房四寶?我要為阿旻修書一封!”

  在這種時刻猶可談笑自若者,恐怕也惟有曹老闆和孫策。

  就連義士許昭,都已淚如雨下。

  許昭抹了把眼淚,聲嘶力竭道:“取文房四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