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九十二章 棋局漸落幕,水落將石出終


                 西陵城城頭。

  當張繡及諸曹、夏侯氏的精兵爬到西陵城城頭上時,這場攻城戰的結果,已經毫無懸念。

  就在這時,令人大跌眼鏡的一幕便發生了…

  只見一名著玄色深衣、戴進賢冠的壯年文士,竟匆匆奔來,“撲通”一聲跪在張繡身前。

  “叔父大人,小侄願降!”

  那壯年文士,自然是黃射。

  然而…黃射突然來這麼一出,竟讓張繡有些措手不及。

  張繡俊臉一沉。

  “阿射,你且起來!”

  黃射也頗有些不要臉。

  “叔父大人不應允,小侄便長跪不起。”

  夏侯惇委實是看不下去了,其人一隻獨眼一瞪,一聲暴喝。

  “荒謬!你若願降,何不早降?此時城破再降又有何用?你既願長跪不起,便由得你!”

  夏侯惇在年少之時,便以剛烈著稱,其人如今雖已逾不惑,但剛烈之脾性似乎並未消減太多。

  是以,其人話音剛落,便“嚓喇”一聲抽出腰間環首刀,狠狠劈向黃射脖頸。

  張繡眼皮狠狠一跳,其人心知已來不及抽刀…

  眾人只聽“鏗”地一聲,張繡以刀柄竭力格住夏侯惇這奮力一劈。

  “元讓勿要魯莽,此乃黃祖老匹夫之嫡長子、前章陵太守黃射也,此人尚有大用,不可輕易誅之。”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已在鬼門關邊緣徘徊一圈的黃射,這時才覺得汗毛倒豎、脊背發寒。

  為了活下去,其人磕頭如搗蒜一般。

  “叔父大人饒命!非小侄不願降,實則是家父有令在先,令小侄務必拖延時日。”

  夏侯惇一怔,張繡則趁機收回刀柄。

  “阿射,卻是何故?”

  求生欲極強的黃射脫口而出。

  “家父稱,廬江郡灊山雷薄、陳蘭、梅成於柴桑伏擊江東大軍,待其三人功成,便偽裝為江東船隊沿大江直抵夏口,以偷襲程德謀與周公瑾。”

  卞夫人俏臉登時一寒。

  “以你之意,江夏郡莫非仍有伏兵?”

  黃射連連搖頭。

  “非也非也!家父之意為,若張叔父未至西陵城,待文達叔父至此,某便與文達叔父一同夾擊夏口。”

  不得不說,黃祖的確好算計!

  若三賊當真偽裝為江東船隊,再加上李通、黃射的夾擊,裡應外合之下,就算是周瑜,恐怕也要飲恨大江。

  黃祖能將有限的力量,充分發揮利用到這種程度…

  其人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勃勃野心暫且不提,單論其人這番謀劃,其人便不愧為一方梟雄。

  當然了,黃射既已投降、西陵城既失,便意味著黃祖的全盤謀劃,幾乎已悉數落空。

  張繡有些唏噓。

  “黃祖本為一方英傑,其人若一心輔佐劉荊州,或許可名留青史,奈何其人野心熾盛,終將自取滅亡。

  然則…老夫終歸與黃祖相交一場,阿射,你且為令尊修書一封,勸其人儘早收手,老夫尚可竭力保全其人性命!

  如若令尊執迷不悟,屆時非但令尊粉身碎骨,便連江夏黃氏全族,亦將受其人牽連!”

  這是張繡給黃祖的最後一次機會,也算是報答黃祖此前對張繡之恩義。

  黃射迫不及待地討來文房四寶、取出自己的印信,當場匆匆為其人老爹黃祖修書一封。

  張繡嘆了口氣後,搶過筆墨在書信結尾加了一句。

  “弟盼兄好自為之!”

  黃射鈐蓋好自己印信之後,便遣心腹第一時間趕去送信。

  卞夫人追問道:“黃射!令尊今何在?”

  黃射在心中盤算一番後,有些猶豫。

  “這…以時日推算,家父應已至丹徒城外。”

  卞夫人突然冷笑起來。

  “黃射,你不必再送信,令尊恐怕時日無多。”

  黃祖確實已走上了窮途末路。

  因為自黃祖寅時猛攻丹徒城,至今已有數日。

  丹徒城仍舊穩如泰山,黃祖軍卻已軍心大亂。

  原本已暗中與黃祖商議妥當、定好裡應外合的江東那幾家士族,非但未開城門迎接黃祖軍,反而將自家中的所有部曲都派上城頭死守。

  黃祖自己的部曲還好,雖有些沮喪,但仍每日苦戰不休。

  背叛孫策的廬江太守李術卻截然不同。

  李術本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才會背叛孫策、投靠黃祖,如今黃祖猛攻不下,兼且兵卒損失慘重,李術又怎麼可能陪著黃祖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