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八十九章 棋局漸落幕,水落將石出7


                 這一日。

  北方秋風瑟瑟,而大江之上的天氣,卻萬里無雲、風和日麗。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兩支艦隊得益於這個好天氣,隔著一里有餘,便遠遠看清了彼此間幾艘鬥艦之上寫著“大漢九江太守梁”、“大漢吳侯孫”、“大漢左將軍劉”、“大漢揚武將軍吳”等漢隸字的大纛。

  隨即,孫策嘹亮的聲音便響徹浩蕩江面。

  “敢問可是左將軍劉公當面?”

  劉備的嗓門兒遠不及孫策,但其人自有辦法。

  “翼德,便由你向吳侯喊話!”

  張飛嘿嘿一笑:“主公放心。”

  張飛氣沉丹田之後,一聲大喝。

  “正是!敢問可是吳侯、梁府君當面?”

  張飛這聲大喝,不知驚動了大江兩岸多少飛禽走獸。

  一時間,鳥鳴獸吼之聲不絕於耳。

  鼓膜嗡嗡作響之中,江東三老、梁習等人甚至懷疑,自己耳朵是否已被張飛震聾了。

  劉、關二人當然早已習慣張飛的大嗓門兒。

  這聲大喝之後,兩支艦隊緩緩停靠在江畔,兩方的一眾人紛紛下船。

  眾人各自見禮、相互介紹一番之後,孫策便向劉備深深一揖。

  “此番某舅父等人幸得玄德叔父相救,某感激之情無以言表!”

  昔年孫堅雖從未與劉備謀面,甚至從未並肩作戰,但二人曾同屬袁術陣營,多多少少有些同僚間的香火情。

  何況趙雲視劉備為兄長,孫策隨趙旻這層關係,稱劉備為“叔父”更是毫無問題。

  一言蔽之,孫策雖是首次與劉關張三人見面,卻對三人倍感親切。

  當然了,對劉備的其他臣屬,孫策便顯得生分許多。

  劉關張三人雖未如演義中那般桃園結義,卻是多年出生入死、甚至經常性同睡一榻的生死兄弟。

  要知道,早在光和年間(天殺的漢靈帝熹平、中平之間的年號,178-184)劉關張三人,便已是威震涿郡的三巨頭。

  在原本的歷史上,劉備和孫策沒有任何交集。

  儘管孫策能順利拿下江東五郡,還要多虧劉備和呂布牽制袁術。

  江東三老,當然對救命恩人劉關張三人不吝溢美之詞。

  於是乎,孫策對劉關張三人,好感登時大增。

  劉備在自謙一番後,便抱拳問道。

  “伯符,某聞黃祖老匹夫今將攻丹徒城,某等即刻趕赴丹徒如何?此外…”

  劉備蹙眉看向梁習。

  “子虞,某摯友元龍今無恙否?”

  劉備和陳登的交情,僅次於劉備與關張二人,那也同樣是過命的交情。

  何況陳登與劉關張脾性極為相投。

  若非陳登麾下有數萬部曲要養活,其人恐怕早已隨劉備浪跡天涯、四海為家、你是風兒我是沙了。

  曾在廣陵海西做過縣長的梁習,自然知道這對好基友的關係,是以一向不苟言笑的梁習微微一笑,躬身作揖。

  “左將軍儘管放心,元龍兄一切安好,今元龍兄正護送主母、吳侯家眷趕赴許都避難。”

  劉備長長鬆了一口氣。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劉備果然夠義氣,其人一心擔心陳登安危,卻不曾想過,少了陳登這個強援,他們這三方應對黃祖是否更加艱難。

  是以孫策由衷讚歎。

  “叔父果然仁德!”

  劉備自謙一番後,再次正色道:“伯符,事不宜遲,某等當儘速趕赴丹徒!”

  孫策卻笑著搖頭。

  “叔父,磨刀不誤砍柴工,某等還是應先與德謀、子義、公瑾會師為善。”

  孫策這話才是正理。

  江東在外的大軍有近五萬之眾,各類船艦更是不計其數,如此大軍一旦集結、並聚于丹徒城外大江之上,將會帶給敵軍極大的壓迫感,使敵軍陷入恐慌。

  平衡各方關係、治理內政雖非孫策所長,但其人把握戰機、臨陣應變的能力,彷彿是老天爺追著餵飯一般。

  劉備雖也善於用兵,卻遠不及被老天爺追著餵飯吃的孫策。

  劉備聞言也毫不生氣,反而微微一笑、從善如流。

  “既如此,便依伯符之言。然則,某等決不可聽任黃祖老匹夫為所欲為,雲長,你率文長、叔至二人盡領我部曲前往秣陵城,儘快攻下秣陵以斷黃祖後路!”

  以關羽之能,攻下秣陵、乃至復奪丹陽郡,絕非難事。

  孫策有樣學樣。

  其人同樣派出朱治黃蓋,赴江北復奪廬江郡。

  劉備極為大方地派出張飛助戰。

  這一切當然在黃祖預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