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十四章 兵分南北線,再見大散關5


  趙旻心中對此大感好奇。

  “壽成將軍但說無妨!”

  馬騰滿布風霜的臉上老淚縱橫。

  其人抽噎道:“老夫雖已為賊多年,卻始終心存忠義,但因觀漢室復興無望,故自暴自棄耳!sxynkj.ċöm

  主公明鑑,自初平元年至今,朝廷曾先後為董仲穎、王子師、李傕、曹孟德及主公所把持。

  主公,實不相瞞,在初平三年,老夫曾有意與董仲穎結盟,以共抗關東諸侯,並匡扶彼時風雨飄搖之漢室。

  塔讀@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馬騰卻不給趙旻反思的時間。

  其人喟然道:“主公,騰正是此意。孰對孰錯,孰是孰非,騰自初平元年至今,此十年中始終迷茫至極焉!”

  趙旻至此方才醒悟過來。

  漢末群雄之所以表現得反覆無常,有些行為甚至還前後牴牾,其根本原因不正在於此嗎?

  興平二年時,因李傕、郭汜把持的關中朝廷策反,張燕跳出來借“受王命”之名生亂;

  而同年中,袁紹麾下、曹操同僚、東郡太守臧洪則以“報故主張孟高之仇”為由,驟然背叛袁紹。

  雖然諸書皆言,臧洪叛亂、是因“袁紹不救張超”。

  但看臧洪與袁紹“相持歷年”(西曆195-196),可知其麾下軍力頗強,完全可以自赴雍丘,救援張超。

  洪由是怨紹,絕不與通。紹興兵圍之,歷年不下。

  摘自《魏書七之臧洪傳》。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然而事實是,自始至終,臧洪都未發一兵一卒,坐視張氏兄弟被曹操夷滅。

  二張死後,臧洪倒發動叛亂。

  簡言之,曹操歷經兗州之亂,險些家小盡喪,若非袁紹及時救援,曹老闆或許便要提前二十多年退出歷史舞臺…

  那麼問題來了…

  臧洪能與強大至極的袁紹硬拼一年,他為何不主動出兵救援其故主張超張孟高?

  彼時的曹操,要比其人老闆袁紹弱得多!

  綜上可知,臧洪叛亂因由,絕非所謂“報故主之仇”般冠冕堂皇。

  且夷滅張超者,是曹操而非袁紹。

  臧洪不向曹操動武,卻向袁紹興兵,邏輯何在?

  他是想要騙誰?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十二月,雍丘潰,超自殺。(魏武)夷邈三族。

  摘自《魏書一之武帝紀》。

  東晉學者徐眾,便對“臧洪之亂”始末頗有疑惑。

  袁、曹方睦,夾輔王室,呂布反覆無義,志在逆亂,而邈、超擅立布為州牧,其於王法,乃一罪人也。(臧)洪本不當就袁請兵,又不當還為怨讎。

  摘自徐眾《三國評》。

  實際臧洪之叛,無關張超,而來自關中諸將策反。

  從其信中“親奉天子璽書”、“張燕悉受王命”以及“袁氏無道、天子不悅”的信息中,便可清楚看到這一點。

  聯想到興平二年時,賈詡仍在李傕幕府,因此不難看出,在這些事件背後,必然是賈詡出謀劃策。

  但這並非主因!

  更重要的原因,仍是劉協天子之大義。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所以,臧洪並非不忠,他只是忠於關中朝廷、關中天子罷了。

  在如此大是大非面前,無人能苛責臧洪不忠不義。

  雖然…

  臧洪在關東軍擁立劉虞之始(西曆190年),還曾受張超之命,拜見劉虞。

  只因河北混戰(公孫瓚與紹)而使命不達。

  (張)超遣(臧)洪詣大司馬劉虞謀。值公孫瓚之難,至河間,遇幽、冀二州交兵,使命不達。

  摘自《魏書七之臧洪傳》

  拋開臧洪私心不談,其人慾擁立關中的天子劉協,大體上無可厚非。

  同理,馬騰欲投靠董卓把持的關中朝廷,也同樣不能算不忠不義。

  至此,趙旻已經想通了一切。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這不只是馬騰的迷茫,更是整個時代的迷茫。

  於是趙旻笑著作揖。

  “壽成將軍多慮也!正所謂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又所謂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遑論今旻奉主上以從民望,欲信大義於天下,且將來必還政於太子乎?

  將軍今既願隨旻為天子收回二州之地,便與旻奮力前行即可!將軍既不負旻,旻亦必不負將軍也!將軍大忠大義大勇,請將軍受旻一拜!”

  言罷,趙旻向馬騰深深一揖。

  馬騰忙不迭扶起趙旻,口中兀自道。

  “主公既如此說,老夫便不再迷茫,扶風馬氏,世代忠良,老夫此番,便傾盡全力,助我皇漢收復涼、益…”

  趙旻執起馬騰粗壯有力、滿是老繭的大手,與這個幾乎與自己身高相同的大漢對視著,肅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