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十三章 兵分南北線,再見大散關4


  馬超和呂布,其實是同一類人。

  然而,呂布所賣者,不過故主與義父耳;馬超所賣者,則是至親宗族。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從這個角度看,馬超的行徑比呂布還要惡劣得多。

  那麼問題來了。

  丁原、董卓、袁紹、劉備…這些諸侯中,哪個能駕馭得了呂布?

  遑論比呂布還要惡劣許多的馬超呢!

  因此,趙旻根本不考慮馬超。

  趙旻更加看好的,其實是馬岱和馬休。

  馬岱重情重義,且能力不俗;馬休則是馬騰暗中指定的嗣子,也就是宗子。

  趙旻腹黑歸腹黑,但其人絕對做不出過河拆橋之事。

  因此,趙旻有意善待馬休,以彌補馬騰做出的犧牲和讓步。

  一如趙旻善待老幹部段煨一般。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臨出征之前,趙旻曾暗訪段煨,請老頭兒出馬。

  因為段氏是涼州武威郡望族,而段老頭兒又是涼州三明之一、段熲段紀明的族弟。

  若有段老頭兒出馬,趙旻認為,自己收復武威郡、重開河西走廊便可事半功倍。

  但老謀深算的段老頭兒果斷拒絕。

  其人彼時如是言。

  “阿旻,老夫今既已交出部曲,便不宜再踏征途。然你亦無須憂慮,老夫為你修書一封,你攜此書至段氏姑臧故里,尋老夫族人相助即可。www.sxynkj.ċöm

  此外,老夫膝下無子,你將此書帶回段氏族中後,務必攜一後生返許都,為老夫養老送終。阿旻,你若願善待此後生,老夫便死而無憾矣。”

  老狐狸果然是老狐狸。

  其人如此一說,不但徹底打消了趙旻的顧慮,而且使趙旻愧疚不已。

  趙旻心念電轉間,奮力將自己飄到武威郡姑臧縣的思緒拽回到此時此地。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其人再次向馬騰抱拳:“既如此,此番便有勞徵西將軍。”

  馬騰含笑抱拳還禮後,喟然一嘆道:“主公有所不知,忠明兄此前曾向老夫寄書,使老夫如醍醐灌頂一般。

  實不相瞞,主公若此番收回涼、益二州,老夫便欲攜家小赴許都,與忠明兄為伴也。屆時若老夫為諸犬子求若干縣侯,還望主公勿要推辭。”

  事實證明,段煨之所以在歷史上能夠善終,不是沒有道理。

  要知道,建安十三年,也就是曹操滅袁氏後的次年西曆208年,曹操可謂大開殺戒、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

  然而,以段老頭兒這種高明至極的政治覺悟,曹操手中的屠刀就算長達一萬米,也絕對不可能落到段煨腦袋上。

  所以,趙旻登時大喜。

  “徵西將軍但請放心,將軍欲求何縣,屆時儘管開口即可,只要非諸京縣、且無人封於彼縣,旻必毫不吝惜。”

  所謂京縣,指的是長安、洛陽、許都這類或曾為、或現為國都之所在。

  封建時代,不管哪朝哪代,京縣都絕無可能被封出去。

  塔讀@^>

  “徵西將軍此言差矣,此非旻之福,實乃天子之福也!”

  這便是所謂: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衛府眾人向許都方向行禮、又大笑過後,馬騰再次開口。

  “主公,老夫二犬子尚需一兩日,方可自漢陽三郡、武都郡趕來,還請主公安心在大散關等待兩日。”

  趙旻笑著頷首:“徵西將軍不必過急,大軍所需糧草輜重,今正由伯寧押運至此,恐亦需一兩日。”

  見如今火候漸足,趙旻圖窮匕見。

  “徵西將軍,旻久仰令明威名,亦曾聞令郎仲溫、令侄阿岱勇不可擋,故有意招此三士歸旻麾下,不知將軍可願割愛?”

  馬騰方才已將姿態做足,其人如今還能說什麼?

  於是馬騰欣然頷首。

  “承蒙主公厚愛,此乃三子之大幸焉!老夫對此毫無異議,主公請便。”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趙旻心中徹底鬆了口氣。

  韓遂如何暫且不提,反正如今馬騰是穩了。

  曹操在歷史上大費周折後,方才搞定之事,如今被趙旻三言兩語便輕鬆搞定。

  趙旻遂笑著抱拳道:“將軍高義!此番某等征討韓遂老賊,不需將軍出分毫糧草,且大軍所需一應輜重,亦皆由旻準備。”

  馬騰極為耿直爽利。

  其人欣然抱拳:“如此,老夫多謝主公厚愛!”

  旋即,其人復又對衛府同僚抱拳。

  “時日不早,請主公與諸君用些粗茶淡飯,早些安歇。諸君無須擔心兵卒,老夫早已為兵卒備妥飯食。請!”

  因馬騰掃蕩了董卓郿塢之故,其人至今仍不缺糧,所以,這所謂“粗茶淡飯”,當然豐盛至極。

  只是同樣無酒。

  塔讀@-讀小說

  趙旻對這段歷史知之甚詳。

  於是其人寬慰馬騰:“壽成將軍不必過悲,韓遂老賊彼時勢眾,而朝廷彼時適逢張純張舉之亂,一時奈何不得其人,將軍但為自保耳,此事不怪將軍。”

  劉備討伐張純張舉之事,還曾裝過死,方才逃回一命。

  這種事兒不丟人,尤其是在亂世的大背景之下。

  留得青山在,方才不怕沒柴燒。

  馬騰哽咽道。

  “主公,某有一言如鯁在喉,不吐不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