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二百零二章 所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3


  唯一的瑕疵是:這一整套教材,價值不菲。

  相較而言,學官並不難尋:各郡之中,不乏有詩書傳家之士族。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同時,荀彧將學官單獨列為一個體系,俸祿最高的太學祭酒,屬中兩千石的列卿,教材雖有十三經,但分屬於秩真兩千石的五經博士教授。

  州學祭酒,秩比兩千石,其下州學五經博士,秩千石;郡學祭酒,比千石,其下五經博士,秩六百石;

  縣學祭酒,萬戶以上縣秩六百石,其下五經博士秩四百石;萬戶以下縣秩比六百石,其下五經博士秩比四百石。

  所以…

  趙旻恍然大悟。

  大縣縣丞、縣尉等佐貳官,俸祿是四百到六百石不等。

  換言之,學官俸祿極高。

  即便趙旻不提,荀彧也一定會主動提出裁員,以便為學官們騰出薪資空間。

  那麼問題來了。

  如何對縣、郡、州、太學學官進行考核?

  塔讀^小說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答案是由太常等九卿,司隸校尉、尚書令及御史中丞三獨坐,共同派心腹組成督學,每三年對學官進行一次考課。

  考課不合格者,罰俸降級,嚴重不合格者去其職,由成績優異之太學生接任。

  當然,太學祭酒、五經博士若瀆職嚴重,不可由畢業的太學生接任,而是由九卿及三獨坐公推合適人選。

  那麼問題又來了。

  太學、州學、郡學,乃至最基層的縣學,僅這區區數名學官,如何教數量極多的學生?

  不怕,這四級學校,還有海量的學吏。

  不同於常設之學官,學吏數量、人選皆由學官指定,協助各級學官開展教學工作。

  當然,前提是學吏數量不能超過規定額度上限。

  有考課制約束,荀彧不擔心學官貪腐。

  比如某郡郡學,假設學官報了滿編,實則只招收一半,冒領俸祿…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無妨,考課若能合格,您隨意,就當是朝廷劃撥的補貼。

  反正朝廷的目的是推廣、普及教育,您冒領俸祿的同時還能教書育人,多領些補貼又何妨?

  然則…若不合格…

  您當督學是擺設?

  考課項目,自然是以升學率、考試合格率等硬指標為主,考題由朝廷出,考試則由州刺史負責,學官無法作弊。

  此外,考課中還有一項硬考核:末位淘汰制。

  趙旻對此極為無語。

  荀彧這是在鼓勵內卷?

  有這個末位淘汰制在…誰敢擺爛?

  東漢察舉製為:二十萬戶以上大郡,每年僅可舉一孝廉,十三州則每年各舉一茂才(西漢為秀才,東漢避劉秀諱改為茂才)。

  首發&:塔>-讀小說

  是以,荀彧這個三學制的主要目的是普及教育,其次才是選拔官吏。

  當然,以上均為概述,若雲某詳細說明…恐有水文之嫌。

  趙旻看完這數萬字的教育體制後,心中只有一個字:五體投地!

  荀彧默默欣賞著趙旻心悅誠服的眼神,捋須自得。

  “阿旻,此學制如何?”

  趙旻抱拳笑道:“大人有經天緯地、匡世濟民之大才,使旻佩服至五體投地也。”

  荀彧笑罵道:“阿旻休得胡言!此乃某與太尉楊公、御史中丞劉公、元常兄、宗正劉公、公仁兄、孔北海、公達、伯緒、伯覦、子揚、子敬、長文等高士相商良久所得也。”

  御史中丞是東漢宗室劉淵,孔北海是孔融,伯緒是桓階,伯覦是衛覬,長文則是陳群。

  其餘人不水文。

  所以這是東漢士人的群體智慧結晶。

  塔讀@-讀小說

  這就好比:乞丐中的王者…他還是乞丐。

  在九品制中,這是對下三品的代稱。

  眾所周知,九品官人法針對的群體惟有士族。

  曹操家資鉅萬,曹嵩還是三公,然而…曹操只能被稱為寒門。

  漢末魏晉語境下,寒門、庶族、單家,本質上也確確實實都屬於士族。

  兗州因興平年間呂布、陳宮作亂之故,戶口同樣銳減。

  但經過去年趙旻治理、提前撤銷丁稅之後,歲末統計丁口時,兗州戶數已有近六十萬戶。

  按照平均一戶五口這個普適定律來算,擁有近三百萬丁口的兗州,已儼然成為不亞於豫州、荊州的人口大州。

  儘管其中嬰童的比例一定相對較高。

  因為撤徵丁稅、不服徭役之故,是以兗州的這個戶口統計數量,相對精準。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綜上,荀彧的意思不言而喻:由朝廷補貼、發放教材,而且今年、明年這兩年,學費暫免…

  如今大家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所以暫時不好制定三學的學費。

  如今兗州全州施行新政尚不足一年,天知道究竟能有多少適齡學生願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