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二百零一章 所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2


  趙旻當然不知,宮中發生的那些事。

  他此刻正在衛府設宴,為遠征而歸之功臣接風洗塵。

  他與鍾繇回衛府時迎面撞見的那人,正是徐晃徐公明。

  徐晃既已返還許都,那麼不言而喻,匈奴青壯已經妥善安置完畢。

  衛府眾人皆落座後,坐在一眾武將中的徐晃抱拳道。

  “主公,十萬匈奴青壯,打散安置於關中三輔、北地、弘農五郡,此外,河南、東郡、穎川、河內四郡,亦皆有安置。

  如此一來,其眾散佈於九郡之中,相隔近千里之遙,再難有機會重聚,待十年之後,其眾與我漢民又何異之有?”

  顯而易見,這種損招,一定是出自於段煨、賈詡這倆老狐狸之手。

  然而,眾人也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有效!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此刻,倆老狐狸正得意洋洋地捋須。

  魯肅忍不住問道:“公明兄,然則,匈奴人可懂如何耕種?”

  徐晃哈哈一笑:“子敬勿憂,匈奴人在塞外逐水草而居,生存不易。

  而我皇漢則不然,某等以耕織為業,定居於一地,無需顛沛流離,只要四體勤奮,便可衣食無憂。

  故而,匈奴人皆願習皇漢耕種之術,為此,其眾願教漢民放牧之術,加之九郡中流民為數不少,是以流民、匈奴牧民間關係融洽,渾不似邊郡之地那般彼此仇視。”

  曹魏對待匈奴人的策略,是將其眾聚集於幷州編戶,並將匈奴人與漢民天然隔離。

  要知道,匈奴人天寒地凍之時,為了生存不得不侵犯漢民打家劫舍。

  因此在邊郡之地,漢民與匈奴人是仇敵關係。

  曹魏將匈奴人編戶後,又將這些匈奴人安置到漢民聚集地…

  雙方既為仇敵,且漢民數量多於匈奴人…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那麼這些成為“編戶”的匈奴人有多慘,可想而知!

  陳泰(陳群之子、荀彧外孫)擔任護匈奴中郎將之時,“京邑貴人多寄寶貨,因泰市奴婢”。

  (陳泰)為幷州刺史,加振威將軍,使持節,護匈奴中郎將,懷柔夷民,甚有威惠。京邑貴人多寄寶貨,因泰市奴婢。

  摘自《魏書陳群傳之附傳》。

  大意為:

  陳泰任…職時,對匈奴人採取所謂懷柔之策,所以洛陽貴人經常給陳泰寄財貨,託其人購買奴婢。

  考慮到陳泰彼時的居所與職位,其中的奴婢一定包含大量南匈奴人。

  西晉時,匈奴貴族劉宣在勸進劉淵時,公開聲稱“晉為無道,奴隸御我”。

  意思是:晉倒行逆施,驅使我等做奴隸!

  此便是在影射這一背景。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由此可知這種販賣匈奴丁口的行徑,在魏晉之時是一以貫之、一脈相承。

  最要命之處在於:匈奴人在幷州聚集!

  以上便是促成五胡亂華的幾個重要誘因。

  所以說,凡事有果必有因。

  匈奴人殘殺漢民固然令人髮指,但後世之人也要清楚一點:匈奴人為何如此仇視漢民?

  段煨、賈詡之策雖夠損,卻可以有效消弭隱患。

  而實際執行者徐晃,又格外關注匈奴、漢民兩者之間的關係。

  是以趙旻撫須笑道:“公明此舉甚善!如此一來,匈奴人終將為漢民矣。且劉元穎今既坐鎮平陽,此後匈奴人將陸續歸附於皇漢。

  公明,匈奴人在塞外顛沛流離、朝不保夕;而在我漢地,其眾則安居樂業、衣食無憂。此番若匈奴人成功歸化,你居功至偉也!”

  誠然。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在匈奴人歸化一事上,徐晃開了個好頭。

  歷史上,梁習那個“伐大樹”的“光頭強”,對待匈奴人的政策,最初是編戶、打散、歸化。

  沒錯,正是趙旻如今採用的策略。

  這個策略極為正確,所以在梁習時期,幷州匈奴、鮮卑皆先後尊東漢、曹魏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