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十章 宵小沐猴冠,英雄抖虎威下


  當趙旻率軍行至許都皇宮正門附近時,因吃瓜人夾道圍觀之故,其人麾下騎兵已綿延數里,可謂風頭出盡。

  楊彪遠遠看到這一幕,好氣又好笑之餘,對大筆袋趙旻高喝:“衛將軍之責乃戍衛天子,請衛將軍速速救駕!”

  兩漢時,衛將軍掌管禁軍,其主要職責確實是戍衛天子。

  趙旻無奈地指了指四周的吃瓜百姓,表示非自己不為,實乃不能也。

  具甲騎兵一旦加速…那就是人形坦克,真會鬧出人命的!

  所幸載兩根粗圓木的馬車就在趙旻身後,可儘快衝撞宮門。

  趙旻好容易在人群中行至宮門前,一眾頭戴進賢冠、著玄色深衣的文官們早已等得不耐煩。

  楊彪尚未來及開口,便有一名年紀與鍾繇相仿、脾氣卻被後者急得多之人,迫不及待開口道。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衛將軍,逆賊而今正在宮門處,某等與其眾痛陳利害,其眾卻毫不理會,衛將軍速速攀梯入內!”

  楊彪身旁的鐘繇作揖道:“衛將軍,此乃孔北海也。”

  趙旻滾鞍下馬,先向楊彪、鍾繇二人抱拳,隨即看向那身材中等、相貌平平、偏偏嗓門卻極大的孔融孔北海。

  趙旻躬身抱拳:“請文舉先生稍安勿躁。家叔父今何在?”

  這時,孔融身旁,一名頜下長鬚飄飄、相貌清俊、氣質飄逸出塵的文官作揖道。

  “君便為衛將軍?某乃穎川荀文若也,久仰衛將軍大名。”

  其人雖微微躬身,但仍明顯比孔融高出一頭,可見其人身高至少有八尺(一米八四)。

  趙旻得知此人是荀彧,登時肅然起敬,同樣躬身抱拳。

  “幸賴文若先生神機妙算,此番旻方可僥倖於官渡獲勝。旻不知先生當面,失敬!”

  若非荀彧使出妙計,迫使袁紹與曹操提前決戰,這場歷史上打到神州歷十月的官渡之戰,在這個時空還不知要打多久。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二人同時站直,趙旻上前幾步,行至荀彧身前。

  一股芝蘭幽香,自荀彧身上傳來。

  趙旻暗暗打量著這比自己略矮的大賢,只見其人丰神俊朗,氣質超然。

  荀彧也暗暗打量著這比自己略高的名將,只覺其人英武秀美,溫潤如玉。

  年齡差出十餘歲的二人,同時生出相惜之情。於是二人目光交匯,彼此凝視。

  萬幸魯肅已返回陳留主持事務,否則其人一定會痛心疾首、捶胸頓足。

  然而,趙旻想的是:老子若得荀彧相助,天下重歸一統可期!

  荀彧的想法則是:天子與從文年齡相仿,餘當自忠於皇漢之宗室中擇一淑女,為從文納之。

  從文與漢室結親,餘心方可安也。然則…何人可為從文良配?惜哉!餘獨女已嫁長文矣!

  不怪荀彧胡思亂想,因為這時代的士族豪強,都是靠聯姻來拉近關係。

  這是秦漢、中古乃至整個封建時期的文化。

  舅姑成為公婆代稱,就是因此而來。

  然而,魯肅雖不在場,但現場還有孔融這個急性子。

  “文若,衛將軍,你二人休要耽擱!天子今已被挾持!請衛將軍速速攀梯入內!”

  其人打斷了荀彧和趙旻的對視。

  趙旻向孔融抱拳道:“文舉先生勿憂,旻之叔父今何在?”

  楊彪插口道:“子龍已攀梯而入,衛將軍速速救駕!”

  一眾進賢冠、玄色深衣之文臣,與一眾鶡冠、絳色深衣之武臣,當然,還有無數吃瓜人,都看向這位傳說中的衛將軍。

  趙旻朗聲喝道:“何必攀梯?取圓木!”

  幾名極有眼力勁兒的軍司馬,早已準備就緒。

  是以,趙旻一聲令下,便有精悍騎兵抬起兩根粗重圓木走來。

  趙旻指向宮門,喝道:“破之!”

  抬著圓木的騎兵,小跑著衝向宮門。

  進城前便已披雙鎧的趙旻,則趁機解下劉氏冠換上兜鍪,並提起德勝鉤上的長槍。

  隨著“嘭”一聲悶響,不止宮門晃了一晃,便連眾人腳下之地面,似乎都隨之震了一震。

  趙雲的部曲,本就不缺給養,歷經官渡之戰後,他們皆被戰爭錘鍊得更加剽悍善戰。

  是以,在他們抱著兩根圓木輪番衝撞宮門之下,頃刻之間,便聽到“喀喇喇”、“砰”之聲響起。

  隨著宮門的門閂被撞碎,宮門轟然洞開。

  趙旻冷冷地掃視門前人群,指著被撞開的宮門喝道:“若有宵小之輩心懷不軌,此門即為爾等前車之鑑!”

  他重重哼了一聲後,提起長槍,翻身上馬衝進宮城。

  在劉曄率領下,騎兵們也隨趙旻殺了進去。

  隱於人群中的某些人,被趙旻滿含殺氣的眼神掃過後,竟情不自禁地打了個寒噤。

  見趙旻率軍衝入宮城救駕,憂心如焚的文武百官們不約而同鬆了口氣。

  趙旻踏入宮城後才發現,自己老叔趙雲,率不足一屯部曲,正與對面近千虎衛在承光殿前的廣場上對峙。

  趙旻和老叔交換眼神後毫不停留,徑直向正殿衝去。

  趙雲虎吼一聲:“吾等大軍已至,爾等還不速降!”

  虎衛們見大股騎兵自宮門湧入,向自己一方包圍而來,登時如臨大敵般結起陣勢,誰還理會單槍匹馬的趙旻?

  至於一身文官打扮的劉曄…則更無人在意。

  行至承光殿高階下後,趙旻對劉曄道:“子揚,依照你我之計行事!”

  他對隨行護衛的一隊騎兵道:“保護好子揚先生!”

  劉曄作揖道:“主公務必小心,若遇賊兵請速退至此。”

  趙旻頷首後,便策馬向殿後疾馳。

  劉曄清了清嗓子,如一個業餘談判專家般高聲喝問:“殿內諸君欲何求?”

  趙旻懶得糾正劉曄的錯誤,搖搖頭繼續趕向殿後。

  趙旻對許都皇宮毫不熟悉,繞至殿後時,見承光殿諸門皆緊閉,其人便有些犯愁。

  他喃喃道:“戒備如此森嚴,不好苟啊!”

  旋即其人用力拍了下腦門…其人戴著兜鍪,這一下震得自己腦袋嗡嗡作響。

  臭不要臉的趙旻顧不得腦袋,徑自向北馳去。

  結果…

  腹黑男冷笑不止。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這群宮中禁衛果然沒經驗。

  後宮貴人們的住所,也就是百子坊,叛亂的禁衛居然不設防!

  趙旻未在門口駐足,當即折向西而去。

  趁著老叔和劉曄吸引叛軍注意力,他必須找一個熟悉宮城之人,為自己指點迷津。

  然而,叛賊聲勢如此浩大,此刻宮城內空蕩蕩,哪裡還有閒逛的宮人?

  不得已之下,趙旻騎馬向湖邊馳去,以期能找到一個因遊湖而未來及躲起來的貴人、女官,甚至是宮中婢女。

  苦心人天不負。

  因職業生涯而練就出敏銳觀察力的趙旻,在驚鴻一瞥之下,隱約發覺湖邊一艘小舟中,似乎有一道人影。

  於是其人馳至湖邊,朗聲道:“某乃奉天子秘詔討不臣之衛將軍趙從文,方自官渡趕回,救駕來遲,不知哪位貴人在舟內?可否現身相見?”

  言罷,趙旻忍不住默默吐槽:

  曹老闆對皇宮滲透得真到位!傻子都能猜到,宦官們和禁衛們是一夥的!萬幸宦官們還算明白。

  趙旻至此已想通,為何叛軍未控制後宮:因為宦官們不允許。

  如此看來,叛變的虎衛們目的簡單明確:自保!

  劉協對他們一定已恨之入骨,若曹操兵敗身亡,這些虎衛焉有命在?

  趙旻復又搖搖頭,推翻了自己的推斷。

  不對!楊彪、鍾繇和荀彧一定已勸降這些虎衛,劉協想必也已承諾對前事概不追究,否則這些禁軍不會仍在宮中任職。

  那麼問題來了。

  這些本已向劉協效忠的禁軍,為何又突然叛變呢?

  趙旻暫時無暇細思,見那人仍不肯現身,他溫言道:“某有一計,可救天子,但需貴人相助,還請貴人現身相見。”

  他再次等了片刻,正欲再開口,便見一名女子優雅至極地自一艘小舟中站起身來。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趙旻定睛一看,登時五味雜陳。

  孔融的形象,實則與演義頗為不符。

  咱們聊一聊孔融,下一章再聊甲冑。

  孔融是孔丘苗裔,以“文才高茂”著稱於漢末三國。

  對廣大吃瓜群眾而言,孔融往往與“讓梨典故”勾連在一起;其文學地位反倒不顯。

  就其生平履歷而言,孔文舉不宜被單純視作“文人學士”或“門閥權貴”,其個人標籤更傾向“流亡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