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章 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


  袁紹長嘆一聲後,撫須道:“阿瞞,兄自認待君不薄,君何以叛我而自立乎?”

  曹操仰天長笑,笑聲中卻帶著無盡的悲涼與悽愴。

  “本初兄,操最初之時,不過欲為一郡之守,以操之道治一郡國耳。

  然則,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漢祚既衰,國亦不國。

  是以操便欲借兄長之名望,興天下之義兵,討洛陽之不臣焉。”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袁紹打斷了曹操的話。

  “阿瞞,此事休要再提。彼時我等初至諸郡國,尚且難以立足,遑論興兵討董。

  再者說來,我等立臧子源為盟主之舉…唉!此事不提也罷。阿瞞,你可略過此醜事,休得再言。”

  所謂“酸棗會盟”,其真相是這些初入各地或任太守、或任國相的各方“諸侯”,尚且得不到當地豪族支持,因此並未會盟。

  而且,這些“諸侯”居然公推臧洪臧子源為盟主…簡直是荒天下之大謬!

  臧洪當時的官職是一郡功曹,屬於太守自募的體制外人員。

  因為這些“諸侯”都害怕董卓老賊事後清算,所以臧洪只是個背鍋俠罷了。

  此事不但是曹操之恥,更是袁紹之奇恥大辱。

  遑論所謂“關東聯軍”,幾乎都要被董卓老賊打出翔來。

  若非董卓老賊麾下胡軫和呂布的涼州系、幷州系內訌,恐怕孫堅都拿不到一場大勝。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正所謂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值此兵敗之際,曹操索性不再藏著掖著,將真相大白於天下。

  於是,曹操繼續道:“本初兄長,董卓老賊因河東白波軍欲斷函谷關,是以遷都長安。

  此後,你我皆不喜關中偽天子,是以欲立幽州伯安公為天子,怎奈初平四年冬,伯安公兵敗為公孫伯圭所擒。”

  曹操又說出一樁秘辛:董卓老賊遷都,並非因關東聯軍…實際上關東聯軍根本打不過涼州鐵騎。

  真相是:

  河東白波軍楊奉、韓暹等人慾佔據函谷關,董卓擔心自己後路被斷,這才被迫遷都長安。

  曹操如今也坦承,當年自己也曾參與擁立劉虞為天子,以對抗關中李傕、郭汜擁立的劉協。

  袁紹聞言也變得感性起來。

  “孟德,彼時,你我之策為我據幽、並、冀、青四州,你為我攻兗、豫二州,然後我等在上黨、河內合兵,據司隸而東進徐州,最終你我雄踞北方。

  塔讀^小說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然則,孟德,自你欲迎偽天子之後,便逐漸背離初衷及你我既定之策。故而我仍發此問:你何故叛我?”

  袁紹可謂句句誅心。

  他實際上是在罵曹操:老子立你為兗州刺史,扶持你立足兗州,甚至呂布生亂時,老子還不計代價、不求回報地助你平亂。

  咱倆計劃好的,要合力雄踞北方,老子為此又出兵又出糧,可你這小老弟是如何回報老子的?

  你奪老子河內和上黨不說,如今還欲弒你舊主乎?好一個得志便猖狂的中山狼!

  雖然此時還沒有中山狼這個名詞。

  曹操聞得此誅心之言後,再次仰天大笑,這一次,他的笑聲中帶著嘲諷。

  “漢失其鹿,群雄共逐之!弟欲與兄逐鹿中原,又有何不可?況且弟始終尊天子為主,弟為天子之故,而討不臣之兄,又何罪之有?”

  袁紹冷笑不止:“阿瞞,你非尊天子為主,實欲代漢而自立也!你我道不同,不相為謀!”

  曹操故作詫異:“豈獨操有代漢之心耶?兄長欲立傀儡天子,與弟又有何異乎?”

  首發&:塔>-讀小說

  袁紹仍冷笑連連。

  “阿瞞休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紹五世三公,生為漢臣,死亦為漢鬼!豈你閹宦之後可比哉?

  十年前你我共謀誅除董卓老賊,彼時阿瞞你之言,猶在我耳!然則,今時之曹阿瞞,終已非昔日之義士曹孟德矣!”

  曹操哈哈大笑,竟笑出了眼淚。

  “我兄何其愚哉!漢祚已衰,我欲襄周公之偉業,又有何不可?”

  袁紹仰天大笑,豪邁笑聲響徹四野。

  其人止住笑,指著又當又立的曹操正色道:“你非周公,實周文王也!

  你囿於名教,為逐鹿之群雄所迫,欲自立而不可得,待你身死,你之子嗣必為周武王!”

  袁紹的政治嗅覺果然了得,他已看透了曹操又當又立的全盤謀劃。

  實際上,南北朝諸多開霸府之權奸,都是以曹操為標榜。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不待曹操辯駁,袁紹復又大笑道:“曹孟德,我必廢當今之偽天子,而改立大漢嫡系血脈為帝,興漢之偉業,便由我為之!”

  曹操念及此時正隱於暗處的趙旻,嗤笑一聲,搖搖頭不再多言。

  其人長嘆一聲,向袁紹深深一揖。

  “兄長,無論如何,弟終對兄有愧,今弟亡於兄之手,亦死得其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