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五十五章 除二賊,夜談心下


  趙旻見劉曄滿臉憂色,心知其人擔心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對此,趙旻頗不以為然。

  因為在他看來,此行已經完全達成了目的。

  討論群563743675

  在歷史上未來數年間禍亂關中的八賊將既除,趙旻便已知足。

  收服段煨如此順利,已算意外之喜,右扶風定不定,已經無傷大局。

  趙旻只是想全劉曄之策,不願劉曄初次獻上的大策以虎頭蛇尾告終罷了。

  此刻,趙旻見劉曄憂心忡忡,又聯想到楊彪對自己那若隱若現的猜疑和顧忌,便站起身,作揖長笑起來。

  “文先公有所不知,元常先生和子揚,曾以他人之故事提點旻,而今既然長者有命,旻便借長者之命,賦詩一首以慰元常先生及子揚。”

  楊彪捋髯看了一眼鍾繇和劉曄,呵呵笑道:“元常,子揚,竟有此事?”

  鍾繇和劉曄同時作揖笑道:“楊公,實不相瞞,確有此事。”

  鍾繇閉口不語,看向劉曄。

  劉曄會意,將憂心和煩惱暫且拋諸腦後,作揖笑道。

  “文先公,元常先生與曄,曾借公仁兄、伯寧兄故事,委婉提醒主公,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身份證-563743675

  楊彪何許人也?

  其人僅略一思忖便啞然失笑。

  “原來如此!二位勿憂,以老夫觀之,從文迥異於曹孟德也。”

  他揮揮袍袖,復又看向趙旻。

  “從文有何佳作?比之前番一首賦、幾首詩何如?”

  趙旻早就知道,有滿寵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定瞞不過楊彪。

  趙旻也清楚,滿寵這是在給自己這個主公立人設…

  問題是,腹黑皮厚的趙旻根本不需要人設。

  趙旻的臉皮比潼關城防還要堅固,要人設何用?

  其人作揖笑道:“文先公,旻偶有所得,正欲請長者品鑑一二。”

  首發:塔-~讀小說。

  楊彪精神一振:“從文且念來聽聽!”

  趙旻昂然而立,望向夜空中那皎皎明月,口中吟道。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咱們的趙旻同學不賦詩,他只是前輩先賢們詩詞的搬運工。

  這首詩的原作者是白居易先生。

  這首詩要表達的意思是:

  人到死的時候才能斷定其善惡真偽,假使周公在那個謠言流傳的時候就死了,人家一定會說他是奸臣;

  如果王莽在那個謙讓卑恭的時候死了,那後世一定會讚揚他。

  那麼如何判定人的善惡忠奸呢?正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時間可以驗證一切。

  在漢末這個時代,四言五言詩是主流,但也決不能說七言就不是詩歌,遑論這還是白居易先生極富哲理的大作!

  討論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楊彪沉吟道:“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妙!妙哉!”

  其人霍然抬頭:“從文,待二位將軍凱旋,你與老夫秉燭夜談如何?”

  趙旻含笑作揖:“不敢請耳,固所願也。”

  鍾繇和劉曄二人沉吟良久,方才含笑作揖。

  二人正欲開口,便聽公廨外傳來一陣豪邁的大笑聲。

  劉曄神色一喜。

  “諸公,二位將軍凱旋矣!”

  他話音甫落,便見段煨和馬騰二人大步流星,聯袂行至堂外。

  他們手中各提一顆血淋淋的首級。

  將首級放於堂門之外後,二人躬身抱拳。

  口口五六37四三陸七伍

  “楊公,衛將軍,鍾使君,我等幸不辱命!伍習、劉雄鳴之首級在此!”

  趙旻長笑道:“甚善!開宴!”

  早已準備就緒的大小官吏、馬騰部將,即刻將熱在甑中的飯食取出,以簋盛放後分成六份,篩淨清酒,分好瓜果,搬來小几,為眾人布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