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匡衡鑿壁偷光之後又發生了什麼?(第2頁)

  給事中在西漢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官職,雖然品階不高,但卻有著上諫議政的權利,下可以糾察百官,上可以直諫皇帝,相當於後來咱們所熟知的御史。

  這個身份給了匡衡機會,使他的發言範圍,不再僅僅侷限於和皇帝討論經學,而是可以發表自己的政見。

  對於這樣一個機會,匡衡當然不會放過。藉著和漢元帝長久的接觸瞭解,此外再結合當時自己從底層上來所看到的一些朝堂之上少有看到的頑疾。

  匡衡給漢元帝直接來了一套忠言直諫:

  “減宮室之度,省靡麗之飾,考制度,修內外,近忠正,遠巧佞,”,“任溫良之人,退刻薄之吏,顯潔白之士,昭無慾之路”——《漢書·匡衡傳》

  其實內容也都是那些老生常談的東西,但是關鍵在於別人都不敢講而匡衡他講了。

  因為在漢元帝之前,漢宣帝劉洵採取的是一個嚴法治國的策略。匡衡提出來的“任溫良之人,退刻薄之吏”,多少有點不滿漢宣帝施政的意思,搞不好就是一個大不敬之罪啊。

  但匡衡很瞭解漢元帝,知道他柔仁好儒,不喜嚴法,好施德政。而且在以前的攀談中,匡衡也知道漢元帝在登基之後,就一直想推翻先帝的做法,採用儒家思想,推行德政。只是苦於這多少有些不孝的味道,不知從何提起。

  所以,匡衡這一次的建議,算是給了漢元帝施政的一個藉口。漢元帝自然是高興得不得了,於是,匡衡又被升官了,從五品的給事中變成了二品光祿大夫,專門掌控議論之責。其地位很高,僅次於三公。在監察這一系統裡面,他的權力也就是比御史大夫小一點。

  很顯然,此時的匡衡,已經進入了西漢朝廷的權力中心。當然,這還遠不是匡衡的巔峰。沒多久,狂很就成功轉正,升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在西漢,御史大夫其實就是副丞相,可以說是文官的二把手。其存在的意義,更多時候就是為了接丞相的班。

  所以在公元前36年,由於丞相韋玄成病逝,匡衡理所當然的當上了丞相,總理全國政務,位及人臣。誰也沒想到,當初那個鑿壁偷光的窮小子,如今能夠位列三公,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

  如果故事到這裡就結束,自然是非常勵志。

  然而,命運就是這麼喜歡開玩笑,走上了人生巔峰的匡衡,同時也陷入了迷失。

  當上了丞相之後,匡衡不再像之前那般嫉惡如仇,正氣凜然。他開始變得圓滑,愛惜羽毛,甚至於貪財弄權。

  當時漢元帝手下的宦官石顯,自恃皇帝寵愛,擾亂朝綱。不僅結黨營私,打擊異己。而且巧立名目,大肆強佔土地,剝削百姓,弄得底下人怨聲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