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匡衡鑿壁偷光之後又發生了什麼?


  關於“鑿壁偷光”這個故事,想必大家已經是耳熟能詳。

  大概講的就是在西漢時期,有一個叫匡衡的孩子,他出身寒門,家裡連燈油都買不起。然而匡衡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學習。為了晚上能有光看書,他將牆壁鑿出一個小孔,藉著小孔透過的燭光讀書。而就是在這樣的堅持下,匡衡感動了鄰居,鄰居不僅沒有責怪他鑿穿自家牆壁,還把書借給他讀。

  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這個故事出自《西京雜記》,常被老師們用來教導學生,告訴他們要像匡衡那樣,無論身處什麼樣的環境,也要堅持學習。

  毫無疑問,這個故事很有教育意義,匡衡的勤學刻苦,應該是我們讀書人的榜樣。

  然而,但這個故事老師只講了一半……

  故事中的匡衡,歷史上確有其人。正如故事中所講的那樣,匡衡是窮苦出身,家裡沒錢,小時候沒有好的條件讀書。但匡衡並沒有被這樣的環境所影響,他非常刻苦的讀書,最終成為了當時著名的大儒,經學大師。

  然而,西漢不是隋唐,那時候還沒有科舉制度,更沒有所謂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所以學問高,並不代表著你就能實現理想。

  西漢的人才選拔制度是察舉制,這是一種由下向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其標準很多,主要有四條:

  一曰德行高妙,志節清白;二曰學通行修,經中博士;三曰明達法令,足以決疑,能按章覆問,文中御史;四曰剛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決,才任三輔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

  而學問只是其中一條,更重要的是要看你這個人的德行,也就是你這個人的名聲。所以我們看到西漢的那些官員,小時候都有一些值得稱讚的故事,比如匡衡的鑿壁偷光、孔融讓梨等等。

  當然,由於這種制度的本質上是“選舉”,所以往往大家族子弟更有優勢,畢竟其曝光度和名聲的可操作性都要更便利。

  正是這些原因,使得底層出身的匡衡,並沒有很好的上升路徑。他當了九次的候選人,最終才堪堪上榜,被分配了一個卒史的官職,也就相當於今天的檔案管理員。

  但匡衡運氣不錯,當時的太子劉奭,也就是後來的漢元帝,非常推崇匡衡的經學造詣,所以與匡衡相交甚厚。

  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匡衡攀上了太子這個高枝,自然是官運亨通。劉奭即位之後,就給匡衡升了官兒,從太原郡調到了長安城,從小小的卒史,升為了郎中,成為了皇帝身邊的近臣。再後來,匡衡一路高升,從郎中到博士再到給事中,匡衡完成了三級跳,從專注於經學的學者,轉變了成了一個政治人物,真正意義上開啟了屬於他的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