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夕遙 作品

第三卷江山有名 第四十九章 白衣怒馬入龍臺(第2頁)


沈乾皺著眉看了他幾眼,料想這是自己親戚,

若出言說他幾句也不合適。

只有田續乾咳兩聲道:“戊謙,你也太不沉穩了,四公子已經說了,渤海的消息今晚便到,這一會兒你就等不了了麼?”

袁戊謙聞言,只得坐了下來,只是不一會兒便搓著手,嘎吧了幾下嘴,終於還是沒忍住道:“那許韶真就是劉楓所殺?這種騙小孩的把戲,也想要堵住悠悠之口,沈四哥你能信?田續你能信?”

沈乾眼神灼灼,似想著什麼,搖搖頭道:“莫說我不信,這世上不信的十之七八。只是為何朝廷卻蓋棺定論了,原以為可以藉機向那個野小子發難,可是現在還是莫要輕舉妄動的好。”

袁戊謙一撇嘴,頗為驕橫道:“蘇凌那個混賬,只是運氣好了點罷了,還扶靈,他也配?要我說,咱們別等渤海來的信息了,直接踏平江山樓,拿了蘇凌,刀壓脖項,看他認不認。”

沈乾冷冷的看了一眼袁戊謙,斥道:“你怎麼還是如此魯莽,你栽的跟頭還不夠長教訓的麼?這蘇凌先有赤濟二字榮耀,又在襲香苑做了那詞,如今襲香河中的樓閣裡,哪一個不再傳唱?再者,他更是扶靈的人之一。如今的蘇凌,你敢動他?我看你是越來越糊塗了!”

袁戊謙這才一窘,在那裡暗自運氣。

忽的門口有人小聲道:“公子,渤海來信了。”

三人眼前皆是一亮,沈乾驀地站起道:“快拿進來我看。”

有人挑簾進來,將一個盒子恭恭敬敬的遞給沈乾,這才退下。

袁戊謙著急,想一把將那盒子抓來打開。

沈乾卻是眼神一閃,將手中摺扇一抬,朝他的手上打了一下。

袁戊謙這才訕訕的笑了下,縮回手去,嘴裡嘟囔著道:“不用看了,舅舅的信裡肯定是要我們揪住蘇凌那小子,查個水落石出。”

沈乾也不理他,將盒子緩緩打開,取出信來,看了一遍,又不動聲色的將信遞給田續道:“這裡就交給你了。”說罷,站起身來,徑自走了出去。

袁戊謙不明所以,忙站起身來,剛想說話。田續卻一拍他的肩頭道:“袁公子稍安勿躁,可能是信中有交給我倆的事情吧。”

袁戊謙聞言,這才坐了下來,嘟嘟囔囔道:“沈四哥也太小心了點了......要是我,蘇凌十個腦袋也搬家了。”

田續皮笑肉不笑,站起身來給袁戊謙倒了杯酒道:“袁公子,先滿飲此杯,咱們再做打算。”

袁戊謙這才端了酒杯,一飲而盡。

剛放下酒杯,卻見田續臉色一變,半點笑容也沒有了,神情冷漠,忽的朝外面喝道:“來呀,將袁戊謙拿下!交給大將軍發落!”

袁戊謙這才慌了神,剛想起身掙扎,早有四個壯實的兵士朝他過來,不由分說,將他按住,拿繩索捆了個結結實實。

袁戊謙驚慌之下,更是不解的喊道:“田續你大膽,竟敢以小犯上!”

田續冷笑了幾聲,這才道:“袁戊謙,你個蠢才!丟盡了沈家臉面不說,如今卻白長了兩隻眼睛。大將軍已然在信中寫得明白,許韶之死與我渤海沒有半點關係,故而無需陷在裡面。今日我所做的,也是奉了大將軍的命令行事,有什麼話,等你毀了渤海,見到大將軍自己說去吧!”

袁戊謙聞言,癱坐在地上,猶自搖頭,嘴裡不斷重複道:“不......不會的!舅舅怎麼會如此對我!這信......是假的!是假的!”

田續冷冷看了一眼袁戊謙,將手中的信擲在袁戊謙的腳下,冷聲道:“信在這裡,你自己去看吧。”

說著,也挑簾走了出去。

屋內只剩下袁戊謙心如死灰的乾嚎聲,斷斷續續傳來......

.............

翌日,蘇凌和杜恆早收拾好了行李,出了江山樓,漫無目的的走在街上。

早有人不斷的跟蘇凌拱手打招呼,蘇凌也面帶微笑行了禮。

他們來時的兩匹馬,本就是普通的馬種,也不知在江山樓吃了什麼草料,竟雙雙拉稀,站也站不起來了。

如今莫說騎馬了,那馬不騎他倆便是好的。

兩人就這般溜溜達達的走了一陣,卻是定不下來下一步該做什麼。

“嘿!蘇凌小子,杜恆小子!咱們又見了!”

一聲如雷的喊聲從人群中傳出。

蘇凌和杜恆定睛瞧看,卻發現是老熟人——黃奎甲。

蘇凌頗感意外,快步走過去,頗為親熱的錘了黃奎甲壯實的肩膀兩下道:“老黃,你不是陪那個公子回京都龍臺城了麼,怎們又回來了。”

黃奎甲哈哈一笑,從腰間掏出一張紙來道:“這是滿公子給你的,你且仔細看看。”

蘇凌接過,黃奎甲又道:“信我帶到,蘇凌老黃要回去了。”

蘇凌有些意外道:“老黃你這來去匆匆的,這麼突然麼?”

黃奎甲笑道:“怎麼,捨不得老黃了?還是饞老黃許你的酒了?”

蘇凌笑道:“當然是捨不得你啊,有酒更好!”

黃奎甲哈哈大笑道:“蘇凌,我還有事,不便耽擱,咱們京都龍臺再見,到時老黃好酒好肉等著你!”

說著,一轉身徑自走了。

蘇凌看著黃奎甲魁梧的身軀消失在人群之中,心中頗有些感慨,這麼一個豪烈的漢子,若不是自己來到這個時空,或許早就不在人世了。那這世間真的就少了這一抹色彩。

蘇凌想罷,將那紙展開來看。

卻發現並不是滿衝寫的口信之類的東西,而是一篇文章。

題目正是求賢令三個大字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