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 作品

第2464章羌漢亦相同(第2頁)


接下來進入城中,賈詡每每指點一處介紹,就會跟長安比較一番。

比如賈詡指著低矮簡樸,且十分擁擠的居民區,便是說道,『長安城坊閭,合計有一百六十,宣明坊、建陽坊、尚冠坊等,個個都是室居櫛比,門巷修直,地平潔淨,民眾富足。長安人丁繁茂,有數十萬人,只隨便挑出一個裡坊來,這人數和佔地,都比羌治這裡要大得多……』

阿頡剎:『哦哦哦……』

羌治這個縣城,原本是在漢靈帝年間廢棄了的,雖然說現在多少經過一些修復和整理,但是依舊還是難免殘破,風稍微大一點,就見到卷著黃沙在街道上翻滾。

賈詡一邊說著,一邊帶著阿頡剎在街道之中緩緩而行,『長安城之內,青石為大道,市樓皆重屋。東西南北的貨物堆積如山,各市貿易人流不息,肩並著肩,腳挨著腳,早上穿著新衣裳去逛街,下午回來時已被擠得破破爛爛……』

阿頡剎:『哇哇哇……』

賈詡眯著眼,似乎在懷念著長安的情形,『人這一生啊,短暫無比,若是不能見前人所未見,知前人所不知,那麼和死物又有什麼分別?』

阿頡剎自然是不能答。

『算了,等你的那幾個跟著去長安的族人回來之後,定是會給你說一說長安的情況,到時候你就知道我說的這些,是真是假了……』

賈詡幾乎將長安敘說成為了文明燈塔一般。

這樣也是賈詡的策略。

同時也是斐潛教化戰略當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

什麼人才會對於漢文化產生渴望?

肯定不是普通的羌人。

就像是南匈奴一樣,一般的牧民根本不會想那麼遠,也不會有那麼多的心思去考慮未來,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更多的是考慮生存。

就像是在後世未開化的年代之中,那些羨慕東洋或是西洋的,一定不是最普通的民眾,而是有些權利,有些產業的那些人。這種事情,並不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就像是第一個開眼看西方,說西方如何先進的,或許是民族的良心,而過上幾十年再天天只看西方的,也只說西方好的,就未必是什麼良心了。

時代在變化,而最能跟上這種時代變化的,便是像是阿頡剎這樣的人。

甚至包括讓阿頡剎進貢北宮貴女到長安侍奉驃騎將軍,也是這整個教化過程當中的一個相當重要的環節。

這不,賈詡成功的在阿頡剎這裡豎立起長安什麼都好,漢地文明什麼都強,只要是優秀人才去漢地絕對會一視同仁等等的印象……

然後隨著貿易的往來,再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羌人外派到長安的人員的親眼所見,親口傳頌,這種印象就會不斷的加深,直至讓羌人從上到下都認為漢人的文化最強,東西最好等等。

等到羌人什麼都開始學習漢人,就像是南匈奴一樣的時候,便是教化成功了,比什麼簡單的編戶齊民要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頭領可曾聽聞一件我主驃騎將軍的故事?』賈詡笑著說道,『當年我主入長安之時,曾有人勸說可以入主未央……你知道未央是什麼?嗯,沒錯,是原本大漢皇帝的宮殿……按照道理來說,當時我主其實入主未央宮也不算是什麼……就像是你現在入主了北宮的地方一樣……』

阿頡剎略有些尷尬的笑了笑。

『可是我主拒絕了……』賈詡緩緩的說道,『我主說過,不欺暗室,不背仁德,忠義之於天下,便如人之良善,毀之甚易,復之唯難也……哦,就是說……』

賈詡見阿頡剎聽不太明白的樣子,便是又是用比較簡單的語言複述了一遍。

當然,斐潛當時拒絕進入未央宮還有其他方面的考慮,比如當時整體政局還不穩,關中河東的士族子弟平民百姓河洛流民都還沉浸在對於西涼的恐懼當中,如果斐潛做了和董卓差不多的事情,難免會發生不好的聯想,以至於後續的一些連鎖反應,最終可能就無法收場。

只不過這些潛藏的因素並不妨礙賈詡舉這個事例來忽悠,嗯,說服阿頡剎。

『吾主之仁德,乃天下之罕有。在南匈奴單于內歸之後,亦未曾有拘禁任何南匈奴之人,此事,你也應該是知曉的……』賈詡看著阿頡剎說道,『如今隴右方是安靖,百姓皆蒙災難,儲備多是消耗……頭領應該多效仿吾主仁德之舉,不可橫徵暴收,以至於害了吾主之清名……』

阿頡剎連連點頭。

『你真明白了?』賈詡眯著眼看著阿頡剎。

阿頡剎眼珠子轉動了幾下,『我這就讓人去傳令,讓人好好的對待北宮族人……就像是驃騎將軍一樣,嗯,展現那個什麼,對,仁德……』

賈詡點了點頭,說道:『這就好。其實我這麼說,也是為了你好……你不明白麼?前幾天,我見過北宮之女一面……我覺得麼,她應該會得到吾主的喜歡……你想想,如果你對待北宮的人太那個什麼……到時候北宮之女知道了,在吾主枕邊……嗯……你這麼聰明,應該想得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