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大明格物論

 “呵呵,韃子有騎兵,我大明有格物論!” 

 “打他們算什麼?” 

 朱慈烺不屑一笑。 

 格物論是大明對科學的稱呼,致知格物! 

 朱慈烺不說科學,不是懶得解釋,而是朱慈烺純粹的認為‘格物論’與‘致知格物’比西方衍生出來的‘科學’這個兩個字,更加的高大上,上檔次! 

 致知格物,一聽就很高大上! 

 這就是文化底蘊! 

 扯什麼西方詞彙科學! 

 “這奇技淫巧還跟戰爭有關?” 

 崇禎和成基命驚了! 

 崇禎和成基命並不歧視,更加不排斥。 

 因為在大明這個時期,格物論已經被他們認同,甚至是已經開始研究! 

 崇禎二年,崇禎就已經命令徐光啟開始編撰《崇禎曆書》,這本書包括天文學基本理論,天文表,必需的數學知識,並且還引進西方古典天文學。 

 這部書相當厲害,被西方譽為‘古典天文學百科全書’,是西學東漸的重要標誌! 

 事實上,大明的格物論與西方的科學,在這個時期,絕對是各有千秋,不分上下的。 

 代表作非常之多! 

 《本草綱目》《律學新說》《河防一覽》等等。 

 提及《律學新說》或許比較陌生,提到鋼琴或許就會熟悉,而西方的鋼琴採用就是《律學新說》十二平均律! 

 除此之外,未來幾年內,還會出現《農政全書》《天工開物》《瘟疫論》等等。 

 大明在這個時期,可以說無論是在‘數學,化學,物理,格物論’等各個方面,都能夠跟西方一較高下的! 

 最為要緊的是,大明從上到下,都是呈現出接受格物論的心態! 

 只可惜,大明亡的太快,格物論剛剛萌芽,滿清就坐了江山,因為很多的書籍中,出現北虜,夷狄等詞語,被滿清當成禁書,全部燒燬。 

 而這些書籍,傳入西方以後,對於西方工業有著很大的影響。 

 很多大明時期的著作,直到民國時期,才被學者看到原著! 

 “格物論當然和戰爭有關,以格物論為基礎大力發展火器,可對抗騎兵,甚至是蒸汽汽車或者蒸汽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