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臻 作品

第15章 玄門客棧之七星門(11)(第2頁)

 清風拂過,陣陣幽香時時送入鼻端,甚是醉人心脾。君不知紅顏為何所擾,彼此間,無言勝有言,便是這分情切,讓人陶醉之。真乃襄王有夢,神女迷心,殊不知彼此早生思慕之情,懵懂且迷惘。

 麗影如詩,直教心痴。葉之全呆呆望了片許,不覺笑下,而望天空,白雲飄飄,君心搖搖,笑意愈濃,不多時也自回了屋中。

 一日易過,現下已入酉時,一輪紅日銜山,晚霞似錦,萬道光芒聚於遠山,好如豐城劍氣上射穹霄,彩霞襯以青碧,真是美輪美奐。

 此時景,山路上乃見一人,肩挑扁擔,正自款款而行,兩許菜籃皆空空如也,諸般農物已是賣盡。此人非是旁者,卻乃杜婉娥之父,杜有年是也。時下一步一行,面上含笑,想必收穫頗豐,才至欣然。

 不多時,便至宅前,待放下扁擔,即喚阿娥。阿娥一如既往為父端茶遞水,小心侍奉,少時當也說上幾句俏皮話兒,惹得父親哈哈大笑,父女二人怎生愜意。世人只知避苦厄而求福祉,然問世間何為美滿?直教人求而不得,醉生夢死,殊不知這美滿便在眼前,只因不足於心,才至困苦不堪,誠所謂足者多福,怨者多苦,不亂於心者,方能自度。

 葉之全聞聲乃出,先是一禮,卻待寒暄少許,三人也便入內。免不得致意一番,連日以來幾人也已熟稔,故也不消顧忌許多,葉之全便然謂曰:“大恩不言謝,只是小可尚有一事不明,望同恩公釋疑。”杜有年問說何事,葉道:“我聞令愛言說救我者,乃一僧人,恩公可知那僧何許人也,或禪修哪座寺院,在下也好登門拜謁,以報此恩。”

 杜有年一聽,不覺錯愕,眉間微皺,少時便道:“哎呀,那日我見你傷勢頗重,一時忙咯,無瑕他顧,也未多問,你今一問老漢才知疏於此事,唉~”說時,不由一嘆。

 葉之全也知父女二人宅心仁厚,未免其自責,忙道:“哦,既是這般,也便罷了,想必方外之士,行善而不欲留名者,往往而然,也道佛門講究一個緣字,但使有緣,必能相遇,此事卻是強求不來。”老漢一聽,也覺有理,隨後便囑阿娥料理飯菜,阿娥遂去。

 如今葉之全元氣漸復,雖說還未到行事自如地步,但平常之事已應對,加之寄人籬下,總是諸多不便,白吃白喝未免有失大丈夫風範。當下起身便道:“說來慚愧,而今在下既然痊可,焉有坐享其成之理,此非大丈夫行徑,不若我前去助令愛料理一番,未嘗盡我心意。”說完,欲去。

 老漢一聽,忙是言阻:“哎,你傷勢未愈,切勿大動,此等小事由小女阿娥足矣,官人只可安歇則個,不必拘謹,再者,又無外人,大可不必如此。”然葉之全執意要去,老漢見他至誠意滿,也便一任了之。待他走後,老漢含笑點頭,似是認可其為人。

 竹舍之外,有一茅草屋,平素阿娥便在此為父庖膳。現時茅屋之外炊煙裊裊,而內麗影事膳,飯菜未熟卻已飄香,讓人食慾大開。

 葉之全信步至此,往中一望,不由痴醉於心。但見阿娥正自嫻熟料理著一切,纖纖玉指柔似柳,皙皙玉肌惹人醉,可說美中有足,也難怪乎葉之全會為之痴迷。目下他心有所感:“此女只應天上有,為何花落在人間。若能與之共嬋娟,此生無憾。”念及此處,便步近前。

 葉之全欲言又止,遂鼓足勇氣,道:“杜姑娘,不若我來助你一臂之力,可好?”婉娥聞言一怔,回眸所望,見君至此,不由愕然。隨即微微起身,將頭一側,柔聲說道:“官人傷勢初愈,不宜行事,況家戶之炊,本女子之責,哪有男子親為之理,官人好生歇息,飯菜便好。”言下語細聲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