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0章(第2頁)

 明初傅友德和沐英攻略雲南之時,大理段氏便宣稱:“大理乃唐交綏之外國,鄯闡實宋斧畫之餘邦,地莫能儔中國之郡邑,氏莫能列中國之營屯,乞依唐宋故事,寬我蒙段, 頒降雲南王印一顆,大統歷一本,律令一部,比年一小貢,三年一大貢。”和越南朝鮮這些外藩之國無異。

 所以朱元璋的衛所制,便是以衛所作為基層治理單位,形成一個個幾十萬人的超大規模軍事移民集團,百萬漢家男兒、數百萬漢家人口,通過衛所世兵的形式回到北方、填入雲貴西南,混一華夏、再造中華,朱元璋的衛所制可謂功不可沒。

 但時至今日,經歷了明代兩百餘年的經略,西南地區諸族混雜,大熙日後也要在大明的基礎上繼續深化改土歸流,衛所制在西南邊陲之地還有存在的必要,可是在大熙的腹心地帶,作為軍事單位,衛所制早就名存實亡,作為基層治理單位,衛所也比不上傳統的州縣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此對各地衛所的裁撤併縣,勢在必行。

 “在之前,我大熙對前明衛所主要採取合併的方法.....”張散在桌上摸了摸,猛然醒覺如今是在餐桌之上,只能微微仰著頭努力回憶著:“臨近的衛所合併一處,旗兵大多整編為輔軍,餘丁則編為村兵,依舊保留軍籍,衛所將官進行考核,合格者賜輔軍軍職,不合格的便予以裁汰。”

 “時至今日,各地衛所合併已經差不多完成了,因此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裁撤改縣,按照屬下和吏部、戶部的聯議,第一批總共要裁撤三百餘個衛所,目前正在統計屯糧產出和在衛人丁,兵部將與吏部、戶部一同劃定一個標準,超過標準的,衛改州府、所改縣鎮,低於標準的,則直接裁除,人丁田地分劃周圍縣府管轄。”

 “根據兵部之前的統計,河南、湖廣、四川、江西等地的衛所大多因為官紳侵佔的緣故,屯田已經被侵吞殆盡,在衛軍戶也大多淪為了佃戶,之後又被我大熙從前明官紳手中收繳清丈分田分給了百姓們,這些衛所紙面上的軍屯田和軍戶不少,但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田地軍戶,有些甚至是無土衛所,這一類衛所雖然冊籍上超過了標準,但也可以直接予以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