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2頁)

 “大人,此事非不能為也。”姬軒戎的話語如同深秋落葉般沉靜而又擲地有聲,他眼望前方,言語間流露出無盡的智慧與膽識,“在這繁華至極的京城之內,對於此類戲曲持有異議的讀書人比比皆是,如星辰點綴蒼穹,繁多無比。若能將這些胸懷正氣、熱血沸騰的儒生串聯起來,一同掀起一場波瀾壯闊的文化運動,進而引發官府乃至整個朝廷的高度重視,我等所追求的目標,便有望觸手可及。”

 言至此處,姬軒戎並未停歇思緒的流轉,反而更加深入地剖析了他的謀略佈局:“待到萬事俱備,人心所向之際,李大人只需在那莊嚴肅穆的金鑾殿之上,將此案原原本本地呈報上去,懇請朝廷對這部飽受爭議的劇目予以封禁。屆時,此舉

必然順應天意民心,遭遇的阻力也將微乎其微。”

 李一豪靜靜地聽著,面容雖未顯山露水,但那雙深不可測的眼眸卻如同凝結了千年的湖水,靜謐中透露出冰冷的銳利。他冷冷地發問:“如此說來,伱認為何人能夠擔當起聯絡各方儒生,組織這場文化風暴的重任呢?”姬軒戎聽聞此言,眼神瞬間閃過一絲狡黠與得意交織的光芒,緊接著,他嘴角上揚,綻放出一個謙遜而又充滿信心的笑容,隨後雙手抱拳,恭敬而不失決斷地回應:“大人,鄙人有幸在京城略有人脈,願主動承擔此任,奔波勞碌,傾盡全力,扭轉乾坤。”

 李一豪聽到這裡,臉龐上終於破冰而出一抹不易察覺的讚許微笑,他微微頜首,語調平穩有力地答道:“既如此,此事便全權交付於你,期待你的出色表現。”這一刻,兩人的交談彷彿化作了一股無形的能量,預示著一場即將顛覆京城文化版圖的風暴已在悄無聲息中蓄勢待發,只待爆發的那一剎那,將一切舊有的秩序滌盪一新。

 楊白溪這個名字,如同一塊硬石投入靜謐的湖心,盪漾起一圈圈波瀾,當那樁事傳入他耳中時,他的眼眸陡然間燃燒起了激憤之火,猶如胸中潛藏著一座壓抑至極、即將噴薄而出的火山。他霍然起身,那身影宛如破土而出的蒼松,雖步伐沉重,卻每一步都堅實有力,直抵人心。他揚聲疾呼:“這部戲劇究竟觸犯了何種天條人倫,竟遭此無妄之災?吾輩讀書求知之人,若真有瑕疵紕漏,自當躬身反觀,痛定思痛而後改過。豈能無端遭受封禁?此乃典型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之舉!試想,對待任何異見之聲,若一味採取遮掩壓制之策,久而久之,我們子孫後代還有無膽量坦誠直言,表達內心真實?姬兄啊,我萬沒想到,你居然會·······”

 然而,楊白溪的話語如長江大河般浩浩湯湯,還未及奔騰到盡頭,便被幾個身形魁梧的大漢生硬地打斷,他們粗魯地架著他走向門外。周遭那些與楊白溪情同手足的親朋好友,目睹此景,各自面龐上浮現出深深的憂慮之色,緊跟其後,漸行漸遠,直至身影消融於視線邊際。留下的,只有一片死寂般的空氣和滿室驚愕的目光。

 此刻,李一豪的臉色如同一幅變幻莫測的畫卷,他目送那群人的背影消失,然後將犀利如劍的目光迅速鎖定在姬軒戎身上,每一個字都像是從齒縫間擠出的寒冰,他質問道:“閣下尊姓大名?”面對如此突兀的質詢,姬軒戎並未流露出絲毫慌亂,他穩如泰山,從容應答:“鄙人姓姬名軒戎。”李一豪聽罷,臉龐上詭異地綻放出一抹耐人尋味的笑容,隨後他果斷地揮揮手,話語擲地有聲:“好!一切就按照姬先生的意思來辦吧。”

 這一幕,恰似一場沒有硝煙的權利與立場的交鋒,在空曠的空間裡遺留下陣陣迴響,那餘音繚繞不絕,似乎在低語著某種權謀與抉擇的深刻寓言。

 ····························································································

 過了兩日,正值拂曉破曉,皇宮內華燈初熄,晨霧濛濛之時,林小風步入早朝的大殿,他那略微倦怠的臉龐上還未褪盡夜色的痕跡,彷彿昨日星辰仍掛在他眼底,與他一同熬過漫長的夜晚。而此刻,李一豪卻早已如一道霹靂劃破沉寂,聲若洪鐘,震動大殿:“皇上聖明,近來京城之中,一部名為《范進中舉》的話劇正在北廊坊火爆上演,其熱鬧程度可謂萬人空巷,引得眾多讀書人心潮翻湧,積怨漸深。”

 李一豪的話語擲地有聲,不含半分猶豫,他雖未直接點名林小風,但言辭間之意,顯然已將矛頭隱晦指向了這位同僚。“微臣此舉,並非刻意針對於林大人,然而倘若放任此劇繼續演出,只怕會在士林之中掀起波瀾,導致輿情沸騰,人心動盪。”他話語一頓,目光炯炯,直視前方,“為此,微臣斗膽請求陛下,應當下令禁演該劇,涉及的伶人們應被剝奪終身登臺演藝的權利。”

 這番慷慨陳詞之後,李一豪轉瞬間將銳利的目光投向了林小風,那眼神裡交織著挑戰與期待。此情此景之下,滿朝文武亦紛紛交頭接耳,暗自揣摩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波。李秋炎悄然低下他那蘊藏著歲月滄桑的眼眸,向著鄰座的白永元低聲細語:“白公,這部戲您可曾親睹?”

 白永元聞聽此言,微微頷首,那蒼老的面龐上浮現出一絲淡然的笑容,如同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平靜。“老夫確實有幸一覽,該劇確為不可多得的佳作。”他語調平穩,卻又透露出對藝術的深深敬意,“然而,沒有充足的理據便要封禁,實乃過於嚴苛。此事還需靜觀其變,看看林小風將會如何應對才是上策。”言罷,他那雙洞悉世事的眼睛在微光下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一切盡在不言中。

 陳曙光聞聲而動,步履堅定地向前邁去,那眉宇間的沉穩如同冬日暖陽下的古樹,靜謐而有力。他朗聲道:“據卑職拙見,此劇非但不應遭受禁錮,反倒應當全城傳頌,讓百姓共賞其中韻味,不知二位大人意下如何?”話語間,他的眼神猶如夜空中的北斗,明亮且充滿

期待。

 白永元聽罷,悠然捋著白的長鬚,笑容如春風拂過湖面,泛起層層漣漪。“老朽向來獨領風騷,對於此類劇目所蘊含的世情百態,自認難以深有感觸。”言語間,那份歷經滄桑的淡然與超脫,盡顯無疑。

 李秋炎緊跟其後,點頭贊同,那神情恰似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寧靜致遠,“下官亦持有同樣見解。”

 陳曙光此刻卻陷入了深深的感慨之中,彷彿是一卷塵封已久的史書,在歲月的磨礪下緩緩翻開。他的話語裡透出一種掩飾不住的遺憾:“我雖常常位列人前,傲視群雄,然而鄉試之時,卻只取得了經魁之位,這便是我平生最大的憾事啊!”他的聲音在空氣中迴盪,像是敲擊在每個人心頭的暮鼓晨鐘。

 白永元與李秋炎聽罷,臉上不約而同地浮現出一抹了然之色,彷彿透過陳曙光的言語,看到了他內心深處對功名的執著追求。他們心照不宣地想:“若是鄉試竟屈居探之下,那種錐心之痛,恐怕比死還要煎熬,真是讓人難以想象!”兩人的目光交匯,流轉著對陳曙光復雜情感的理解與同情。

 靖江帝端坐龍椅,眉宇間透露著帝王獨有的威嚴,他的話語如雷霆般劃破殿內的喧囂:“眾卿家,肅靜!怎奈朕尚未開金口,你們卻已私下熱議起來?瞧這情形,似乎《范進中舉》這部戲,已在我大明朝廷內外廣為流傳,不少文武百官都已觀賞過了吧。”

 “朕雖然未曾親自觀看,但對此劇之名也有所耳聞。”靖江帝的目光掃過群臣,最終停在了林小風身上,語氣平靜而深沉,“林愛卿,你對此劇有何獨到見解呢?”

 林小風聞聽此言,面色愈發莊重,他恭敬地向前邁出一步,言語間盡顯忠誠與懇切:“啟稟陛下,微臣以為應當禁演此劇,因其社會影響甚為深遠,為免於引起不必要的困擾,乃至觸及皇上的憂慮,故此建議。”

 林小風目光瞥向李一豪,話語間暗藏機鋒:“李大人居然將這樣一件看似尋常的戲劇事務提到朝堂上來,實在令微臣感到意外。倘若李大人早知該劇可能關聯到皇上您的安寧,微臣定會主動阻止其上演,何至於讓朝廷為此勞神共議呢?”

 面對林小風的直言不諱,李一豪頓時面色驟變,驚愕之情溢於言表,滿腹的辯解與反駁彷彿被無形的手緊緊扼住咽喉,一時間竟無法成言。正當眾人以為林小風已然佔據上風之際,他卻又話鋒突變,聲音高亢且嚴厲:“然而,還有一事,微臣實難苟同。那些演繹此劇的伶人們本是無辜,剝奪他們的生計,無異於斷人活路,如同戕害他們的衣食父母。李大人若是執意如此行事,豈不是等同於草菅人命麼?”

 這一席擲地有聲的言論,猶如石破天驚,在朝堂之上掀起一陣陣漣漪,使得原本就緊繃的氛圍更加壓抑。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聚焦在李一豪身上,期待著他如何接招,化解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

 李一豪聽聞那番言語,心頭陡然一緊,彷彿被無形的手緊緊捏住了心尖兒,他下意識地撫胸按住了心窩,怒目圓睜,猶如猛虎蓄勢待發般斜睨著林小風。他的內心深處翻湧起一陣波瀾,暗自啐了一口:“好傢伙,差點就被這小子給糊弄過去了,果然是個狡猾如狐的小人!”而此刻,靖江帝正襟危坐於龍椅之上,聽罷李一豪的諫言之後,嗓音洪亮如鍾,話語擲地有聲:“朕準了!戲班之中除了《范進中舉》不可再上演之外,其餘一切照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