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清達 作品

第307章 湯圓(第2頁)

 將祝福寄託在湯圓上,除了“柿柿如意”,還有商家推出了福字湯圓,在湯圓的外皮印上了“恭”“喜”“吉”“祥”“福”等字樣,也很受消費者青睞。

 同樣受歡迎的還有“龍”形象湯圓。2月23日,記者在線上購物App看到這款甲辰新年限定“錢龍進寶 芝麻湯圓”,一盒140克/6只標價為19.9元,包含著兩種圖案的芝麻湯圓,分別是萌趣龍造型和元寶大福袋。萌趣龍造型做得非常可愛,龍角、龍鬚一應俱全,兩隻大大的眼睛非常呆萌。在湯圓介紹中,商家解釋製作中沒有使用色素和添加劑,黑色的龍眼是墨魚汁染色,粉色的龍角是加了甜菜粉,黃色的外皮則是添加了南瓜。

 “95後”市民敏敏就購入了這款“龍”形象湯圓,她說,過節就是要有儀式感,在她看來,湯圓除了好吃,也要好看,更要有好的寓意,這款“錢龍進寶”的湯圓就滿足了她的期望。“黑芝麻味道不會出錯,‘龍’形象拍照也很出片,‘錢’龍又算是討個好彩頭,希望新年大吉大利,發大財!”敏敏說。

 舌尖上的中國,說不盡的年味,忘不掉的鄉愁。過了正月初五,那股“過年”的熱烈勁兒漸漸散去,連續幾天的煎炒烹炸、肉菜蛋蔬、糖果瓜子、酒茶飲料……總覺得有些膩了,需要吃得清淡一些了。這幾天,我常常會憶起小時候祖母做的燴麻食來。燴麻食是陝西地區的家常便飯,簡單營養、酸辣爽口、老少皆宜。在我的記憶裡,一碗熱騰騰的燴麻食,不亞於美味佳餚!

 燴麻食

 先說炒臊子,用菜籽油將蔥、姜、蒜末煸炒出香味兒,然後加入切成小丁的白菜、西紅柿、豆腐、土豆、蘿蔔、粉條、黃花、木耳等等,調上鹽、十三香等炒熟,盛入菜盆裡備用。

 再說煮麻食,把和好的麵糰擀開,切成花生粒大小的面丁,用拇指在案板上輕輕一搓,就成了一箇中空的小面魚兒。記得祖母那時常在蒸饃的竹篦上搓麻食,搓出來的帶有細麻紋兒,大小均勻,像小小的“貓耳朵”一樣,很精緻!水燒開後撒入麻食,再放一些洗淨、泡脹的黃豆。待麻食熟透後倒入炒好的臊子,加綠葉菜、雞蛋汁,攪拌均勻。鍋裡的各種食材煮熟後,一鍋香噴噴的燴麻食就做好了,再調上醋、醬油、香菜、油潑辣子、香油等調料,色香味俱全,既好吃又好看,真是美味啊!

 “麻食熱三遍,給肉都不換。”若上頓吃不完了,加些水、汆些菜、燒開鍋,下頓還可以繼續吃,這時候的麻食就更入味了!鹹香適口、連吃帶喝,直到人額頭沁汗、腹飽打嗝,就三個字:“真滋潤!”

 每當聽到有人朗誦“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時,我都會微微一笑,心裡默唸:“長大後,鄉愁是一碗熱騰騰的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