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273章 宮爭(第3頁)

“誰料賊軍援軍突然到來,五營將秦晃陣亡,幸得顧子直(即顧承)與張叔嗣(即張休,張昭之子)奮力阻敵,這才遏止魏賊。”

“衛將軍派長子與從子前去支援,二人終將賊軍擊退。”說到這裡,孫權看向陸遜,問道,“伯言以為,此戰中,是顧張二人功大,還是二全功大?”

陸遜沉吟,斟酌了好一會,這才說道:

“臣以為,阻賊功大,退賊功小。”

孫權聞言,擊節道:

“我還以為上大將軍會看在衛將軍的面子上,說其二全功大呢!”

陸遜搖頭:

“軍中須賞罰分明,如此方能服眾,豈能因身後關係而賞罰不同?”

“善!”

孫權稱讚了一聲,然後又有些嘆息,“若是朝中諸臣,皆能像上大將軍這般,能居中公正行事,吾又有何憂?”

“顧張阻敵功大還是二全退敵功大,朝中爭論許久,皆不能下定論。”

“我怕決斷錯誤,寒了軍中將士之心,亦是久不能決,有了上大將軍這一言,吾知當如何做矣。”

陸遜一聽,心裡就是咯噔一下,似乎覺得有什麼不太對:

自己的這個話,若是被傳了出去,不會得罪衛將軍嗎?

只是想起自己乃是秉公而論,並無私心,他又強行按下這個小小的擔憂。

孫權又和陸遜談了許久,直至宮中快要落鑰了,這才親自把陸遜送出殿門外。

臨別前,孫權似乎又想起了一事,有意無意地提了一嘴:

“對了伯言,攻下襄陽後,其西邊上庸一地,已是成了孤地了吧?為何不趁勢取之?”

陸遜連忙道:

“回陛下,上庸雖成孤地,臣亦曾派人勸降之,奈何上庸守將不肯降。”

“且襄陽新得,漢水以北的魏賊大軍雲集,不可小覷,漢國馮明文半途迴轉,魏賊得以專心對我。”

“又上庸雖近,但道路崎區難行,故臣不敢輕易分兵往西,當以鞏固襄陽為先。待天氣轉暖,襄陽已固,臣再派人攻而取之。”

“原來如此。”孫權點頭,“那西邊荊州之事,我就盡付伯言了。”

“臣定當盡心盡力,不負陛下之託。”

拜別了孫權,陸遜這才轉身向宮外而去。

孫權站在殿門,看著陸遜的背影,久久沒有轉身回殿內。

夕陽西下,陰影籠罩住孫權,偌大的宮殿,似乎一下子變得孤寂空曠起來。

站在陰影裡的孫權,臉上的和顏悅色不知何時已是漸漸散去,眼中泛起了陰冷之色。

直至再也看不到陸遜了,孫權的目光,這才收了回來。

他看向侍立在門口的小黃門,忽然指向其中一人,冷聲道:

“來人,把這個閹奴拖下去,杖斃!”

被選中的小黃門臉上露出不可置信而又茫然的神色,似乎被這飛來橫禍嚇呆了。

除了按本職給陛下通報過上大將軍覲見,剛才他什麼也沒幹啊!

拿下了大吳西邊大患襄陽的上大將軍回京述職,對於朝中的許多人來說,那可是一件大事。

上大將軍剛一回來,就立刻被召入宮中,與陛下深談良久,更是顯示出陛下對上大將軍的尊榮。

而某些有心人,則是在第一時間,就想盡辦法,打探陛下究竟和上大將軍究竟談了什麼。

-----------------

“啪!”

“嘩啦!”

衛將軍府內,一隻從漢國傳過來的精美陶瓷茶杯被毫不憐惜地狠狠摔到地上,瓷片四濺。

面有憤恨之色的全公主(即步練師之女孫魯班,亦被稱為大公主)砸了茶杯之後,猶不解恨。

但見她勐地站了起來,恨聲道:

“憑什麼!那個賤人憑什麼!”

若是換了別人,全公主可能還沒有那麼憤恨,偏偏三皇子之母,正是王夫人。

那個敢與她的母親爭寵的賤人。

母親生前,陛下就有心欲立母親為後。

奈何前太子只願稱嫡母徐氏為母,陛下顧慮太子和朝中群臣的想法,久不立皇后。

直至母親在死後,這才被追贈為皇后。

無論是對母親還是對全公主來說,這都算得上是一件大憾事。

現在太子好不容易死了,沒想到王賤人居然因為其子有可能會被立為皇后。

這一切,原來應當是屬於母親的!

若是母親還在,莫說是輪到王賤人當皇后,就是他的兒子,都未必能被立為太子!

全公主早年就極為討厭經常與自己母親爭寵的王夫人。

如今看到王夫人有可能會壓自己母親一頭,她如何不惱怒萬分?

而令全公主惱恨的,還不僅僅是這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