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美 作品

第 293 章 僭越事(第3頁)



    連那些漢人也這麼說,說是“貓記千,狗記萬,小雞隻記二里半”,鹽寶丟不了,只管拔營就好。



    海棠不放心,決定在原地停留等著鹽寶。同時她覺得,鹽寶可能會出去找對象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哄出去殺了。有了這個念頭後她再也坐不住,鹽寶不僅是看家狗,還是自家成員啊!



    海棠沒那種總有刁民想害我的感覺,但是她總是擔心鹽寶的安危,覺得鹽寶傻乎乎的,萬一腦子算計不過人類,被設計進陷阱死亡了呢?



    海棠就要去找鹽寶,還讓人一起去找,找了兩天一無所獲。海棠越是找不到鹽寶,越是想著“八成鹽寶在被騙出去的那天晚上都沒命了”這樣的年頭



    她現在看隊伍裡的人個個都像是兇手!



    儘管很多人會說鹽寶出去找對象了,但是海棠隨著時間越是往後推移越是覺得鹽寶出意外了。



    五天後,在她摁耐不住想要辨別誰是兇手給鹽寶報仇的時候,鹽寶回來了!



    抱殘守缺高興地來叫海棠:“主子,鹽寶回來了,您看那是鹽寶!”



    海棠出了帳篷看到一個小黑點向著這邊移動,這是鹽寶?



    抱殘守缺都說是鹽寶,不少人手搭涼棚看了也說是鹽寶,還有人繪聲繪色地說鹽寶滾了一身泥。海棠再看的時候,小黑點已經變成了色塊,模模糊糊地往這裡跑。



    看模樣和個頭是鹽寶,海棠放心的同時也確定了一件事:自己近視了!



    鹽寶靠近了汪汪幾聲,跑到海棠跟前的時候,真的是一身泥,還很疲憊,直接躺到了海棠的腳下不想再動彈一下。



    海棠昨天還在想,等到找到了鹽寶一定要罵它,警告它不許亂跑,再和它一起抱頭痛哭。可是今天見面了,來不及警告它,也不想抱頭痛哭,就是覺得這狗子全身髒兮兮的,還要給它洗澡,洗就洗了,萬一它身上有蝨子跳蚤呢!



    海棠愛鹽寶,但是不愛鹽寶身上的跳蚤,並不能做到愛屋及烏。



    鹽寶的爪子扒拉海棠的腿:“汪嗚!”



    “不抱,你渾身髒兮兮的,歇夠了自己起來去洗澡!”



    “汪嗚~”



    “叫得可憐也沒用,前面有一條河,自己去



    () 吧。”



    就在海棠催著鹽寶去洗澡的時候(),千里之外的朝堂上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兒。索額圖出面彈劾勇憲郡王婚禮違反祖制禮法[((),已有僭越之實!



    這件事還要從正月開始說起,正月海棠和九阿哥十阿哥離開後,康熙有意選人重修國子監。當時根據太子的指示四阿哥舉薦了索爾圖的兒子格爾芬。



    黨爭就是你提出的我反對!



    這個人選自然被大阿哥手下的人反對,反對的理由也很明確:第一,這人學問不好。第二,這人無名。



    國子監是全國最高學府,在學子中有特殊的意義,讓一個不學無術的人去主持修建,只會讓人覺得斯文掃地。當然了,也不是規定必須是大儒去主持修建才合適,修建的人可以學問不好,但是要名聲好,不能聲名狼藉。



    格爾芬雖然不是聲名狼藉,可也籍籍無名,既沒有好名聲還沒有壞名聲,豈不是任何一個人都能取代他,既然任何人都可以去,憑什麼他去?



    別說這些反駁意見了,四阿哥自己都看不上格爾芬,所以他就負責舉薦,後續的事兒不管了。



    但是在索額圖一班人看來,四阿哥就該為這件事據理力爭。怎麼就有了一個開頭就沒了結尾呢,辦事兒怎麼能虎頭蛇尾呢。



    一方面太子對四阿哥施壓,逼迫四阿哥為格爾芬據理力爭,而且只要四阿哥願意據理力爭,一般人還真的正不過他。一方面索額圖為了讓兒子的履歷中有非常光彩的一筆,就讓旗下官員搖旗吶喊,這等於是兩個方案同時用上,四阿哥那邊不給力了他當爹的也能給兒子推一把。



    四阿哥迫於太子的壓力,又覺得自己出面舉薦這人實在是丟面子,而且他打心眼裡看不上格爾芬,有一點道德潔癖,為了和太子媾和就捏著鼻子讓自己門人們替自己發聲。



    就這樣兩方鬥得旗鼓相當,爭執不下後,最後康熙實在是煩了,這差事落到了裕親王福全的手裡。這下大家沒話可說了,福全是皇帝的親哥哥,身份是夠了。而且福全為人溫和,和很多大儒有幾分交情,在北方的文人中有好名聲,是一個各方面都滿意的人選。



    事兒就這麼過去了,太子對四阿哥的印象就一個:不堪大用!



    用再難聽的話說就是喂不熟的狗!



    索額圖對四阿哥極其不滿,他年齡不小了,前幾十年為了家族,後幾十年就是為了子孫。赫舍裡皇后是他嫡出兄長噶布喇的女兒,雖然噶布喇很早就去世了,但是因為出了赫舍裡皇后這一支有爵位,好日子已經到手了。而索額圖這一支將來沒人撐著,既享受不了爵位的好處,又把索尼傳下的權柄丟了個乾淨,連鈕祜祿家族都不如。



    這就是他給兒子鋪路的原因,要讓兒子接著執掌權柄,接著屹立不倒。因此就對不出力的四阿哥滿腹怨言,越想越生氣,就有這次對海棠婚禮的彈劾!



    彈劾一出,仰仗著他的官員們紛紛出面跟隨。有的確實是有幾分公心,就說場面太大了,根據內務府給出的流程,這錢花得太多了,可適當地減一些。



    宗室也覺得這花費太多了,也真的超過太子了。就有幾位王爺聯合找上康熙,話裡話外的意思是說:“不妨把一些過程辦得簡單一些,各處擠擠,不超過太子的婚禮就好,太子乃是家族少主,勇憲再好也不能越過他。”



    甚至有人跟康熙暗示:一旦將來太子離開,就怕出現昔日多爾袞之事!這對家業社稷都不是好事兒,熱鬧歸熱鬧,可適當地降低一些花費,以保證太子權威。



    康熙當然知道這個道理,一方面是覺得女兒不會如此,她不是第二個多爾袞。另一方面他心裡對內務府的官員和索額圖一干人甚是生氣,讓你們公佈流程,你們為什麼公佈花費?不把這些花費公佈出來誰還去查賬本?誰還關注是否超過了太子大婚?



    康熙對索額圖的不滿再次積累,這次到了幾乎忍不下去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