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近水 作品

第205章 呼牛調與牧牛歌(第2頁)

    飯後,大家往山裡前進,還不到半里路,就聽得遠處一聲又一聲的呼喚。孟嗬,嗬嗬嗬嗬噯嗬,噯嗬,嗬嗬嗬噯嗬,孟....。

    外國友人又從揹包裡拿出錄像機,準備開幹了,問道:“這是什麼聲音?”

    “牛走丟了,喚牛呢。”金華斌農村出身的,小夥計中就有放牛娃,這聲音熟得不能再熟了,對他說道:“丟的還是頭小牛。”…

    “這你也聽得出來。”外國友人半信半疑道:“小牛大牛呼喚聲有什麼不同嗎?”

    “大牛有牛繩,丟了村民是滿山的找與追。小牛出生不久,肉還嫩著,農民捨不得在它鼻孔上穿繩子,村民放牧時,都是母牛小牛一起放的,但小牛頑皮,常常會乘母牛不注意跑到別處。”金華斌邊說邊比劃道:“所以,村民會作歌呼喚小牛回來,你仔細聽。”

    外國友人用手搭在耳邊,果然,遠處傳來一陣歌聲,似是大人在學牛叫。

    “這叫《呼牛調》,村裡人都是這麼找牛的。”金華斌邊說邊把村民的歌翻譯後唱了起來。

    崖崖嗬哎,嗬咦嗬來。

    來吶呀,

    來咦吶跟你娘走哎。

    你娘在依橫。

    你娘生你四腳落地爬哎,

    小小黃牯頭,

    黃牯頭跟你娘走哎,

    崖啊崖崖嗬,崖崖嗬,

    啊嗬啊嗬崖啊崖崖嗬。

    “哦,是它娘生它不容易,快快出來跟娘走,是這意思吧?”老外嘻笑著說:“這讓我想起年前網絡上流行的一句話,兒子,你娘喊你回家吃飯了。仙居的鄉士文化真個豐富,百走不厭。”

    公盂村不高,海撥七百米,可對於平日裡很少爬山的城裡人而言,卻是個高強度的活動,更何況本次大家都帶著帳篷,雖說帳篷不重,但怎麼著都有十幾斤,背在背上,也是個不小的負擔。

    爬過兩個坡,又走過一個小村莊後是一邊竹林,牧笛悠閒地響了起來,幾個放牛娃坐在牛背上結隊而過,一個吹著笛子,另幾個邊用牛鞭打著節拍,邊唱著《遠牧牛》